⒈形式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詠懷”等。
⒉寫法上,詠史詩常常運用典故,或寫景,或對比,或襯托,或抑揚,或諷刺,或含蓄等等。
⒊詩歌的內容一般為:描寫此地眼前的衰敗、荒涼、蕭條,或描述歷史事件的經過,抒發感慨;
(1)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
(2)意象:歷史人物、烏衣巷、吳鉤、淮水、《后庭花》、六朝、華清宮……
(3)內容:國家-國運衰微、統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
(4)表現手法:對比、觸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擬人、借古諷今、吊古傷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無常;感慨壯志難酬;感慨國運衰微;抒發愛國情懷;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語言:含蓄
(7)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882902.html
相關閱讀:葉夢得《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閱讀答案
吳漢何嘗殺妻閱讀答案
《清史稿?湯斌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隋書?皇甫績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