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將進酒》譯文+注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詩三百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將進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發。   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暫)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   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   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   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注釋:  、艑⑦M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愿,請。   《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元丹丘家里做客。  、凭灰姡耗銢]有看見嗎?是樂府體詩中提唱的常用語。君:你,此為泛指。   天上來:黃河發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歉咛茫涸诟咛蒙。另譯為父母。   朝:早晨。青絲:黑發。此句意為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  、鹊靡猓哼m意高興的時候。  、身殻簯。盡歡:縱情歡樂。千金:大量錢財。還復來:還會再來。且為樂:姑且作樂。會須:應當。  、梳蜃樱褐羔(cén)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吮#阂蛔鳌熬!。  、膛c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蛢A耳聽:一作“側耳聽”。傾耳:表示注意去聽。  、午姽模焊毁F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饌,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愿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復醒”。(現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詩歌散文欣賞中是----但愿長醉不愿醒)  、嘘愅酰褐戈愃纪醪苤。   平樂:平樂觀,宮殿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zì):放縱,無拘無束。   謔(xuè):玩笑 。  、蜒陨馘X:一作“言錢少”。  、覐巾殻焊纱,只管,盡管。   沽(gū):通“酤”,買或賣,這里指買。  、游寤R: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價值千金的皮衣。將出:拿去。  、誀枺耗銈,指岑夫子和丹丘夫。   銷:同“消”。萬古愁:無窮無盡的愁悶。  、帐ベt:一般指圣人賢士,又另指古時的酒名。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人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黃錫?《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系于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后,漫游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tangshi/365245.html

相關閱讀:《 游子吟 迎母漂上作》譯文注釋_《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點評_孟
僧皎然 尋陸鴻漸不遇 賞析
《怨情》譯文注釋_《怨情》點評_李白的詩詞
王維 漢江臨眺 賞析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