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李頎
原文: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縣北,東距太室山約公里,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王寧:生卒事跡不詳。②幾峰別:謂眾峰中有幾峰更為奇異。少室山有三十六峰,主峰玉寨山多米,為嵩山最高峰。
③見:同“現”。
③隔城:有城郭阻隔。
④峨峨:高峻的樣子。
⑤過景:太陽下落的余暉。道:述說。
⑥幽境:清幽的勝境。
⑦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凄切、急促。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寫惜別的詩。由于詩人不愿和友人離別,所以送友人上路時,心中充滿了離愁,失去了欣賞自然美景的興趣,眼中的景物都不那么優美了:山峰沒什么奇異的,峰上時而晴,時而下雪;城郭遮住了半山,所能看到的是滿山青松,白雪掩蓋了層層的高山,夕陽斜照也沒什么可形容的,白云消散成碎片,失去了美好的面容;往日賞玩的勝景顯得孤清,北風又急促吹來,令人感到凄冷。詩人眼中之景,實為心中之景,惜別之景。這一系列的寫景積蓄了足夠的情勢后,詩人在結聯才言明“惜別”,畫龍點睛,升華感情。結句“舉頭試望”表現了留戀之情,意味深長。相關內容李頎 李頎(-),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37998.html
相關閱讀: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夜深 寒食夜 韓?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