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廳室內靜無人聲,一只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梧桐樹陰兒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手里搖弄著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困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熟。簾外是誰來推響彩鄉的門戶?白白地叫人驚散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取一枝膿艷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風驟起,驚得只剩下一樹空綠,若等得美人來此處,殘花之前對酒竟不忍觸目。只有殘花與粉淚,撲撲籟簌地垂落。
注釋
①《賀新郎》調因本詞而作《賀新涼》、《乳飛燕》、《風敲竹》等別名。
②飛:《云麓漫鈔》謂見真跡作“棲”。
③瑤臺:玉石砌成的臺,神話傳說在昆侖山上,此指夢中仙境。
④風敲竹:唐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⑤紅巾蹙:形容石榴花半開時如紅巾皺縮。
⑥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⑦秋風驚綠:指秋風乍起使榴花凋謝,只剩綠葉。
⑧兩簌簌:形容花瓣與眼淚同落。 清黃蓼園《蓼園詞話》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纏綿,耐人尋味不盡!
相關內容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48714.html
相關閱讀:《【雙調】大德歌 夏》譯文注釋_《【雙調】大德歌 夏》點評_關漢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夜來熏風起,小麥覆隴黃_全詩賞析
晚晴 李商隱
夏詞 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