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組詩第一首總述客愁惱春,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來,借埋怨春風欺花來發牢騷。前兩句說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園之中,“非”、“還”二字加強語氣,強調感情色彩。后兩句說,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現在春風竟又來欺凌,一夜之間居然吹折數枝鮮花!“恰似”即“正是”!暗谩保翘迫丝谡Z,語助詞。詩人寓情于景,造成情與景的對立氣氛。在詩人眼中,春風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詩人筆下,春風與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詩人惱春,卻寫成春風欺人。相關內容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52087.html
相關閱讀:《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夜深 寒食夜 韓?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