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崔涂
原文: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胡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水不停地流走,花兒不斷地凋零,這是多么無情啊。正是這無情的時節,我送著最后一縷春風吹過了楚城。在睡夢中夢見了萬里之外的家鄉,醒來時正值夜里三更時分,杜鵑在樹枝上凄厲地啼叫。家鄉的來信動輒幾年都收不到,春天萬物萌生,鏡中的我卻已是滿頭白發了。我現在是因為自己抱負未展而不愿歸去,我要歸去時自然就歸去了,故鄉五湖的風景是沒有人來和我爭搶的。
注釋
⑴《全唐詩》此詩題下注:一本下有“旅懷”二字。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帶的城市,泛指旅途經過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懷迂客》《夷陵夜泊》等詩。首二句感時,慨嘆春光易逝。
⑶胡蝶:即蝴蝶。胡蝶夢:意即往事如夢。語出《莊子?內篇?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⑷子規:一作“杜鵑”,其鳴聲凄切。上句寫思家,下句寫春夕。子規(即杜鵑)夜啼切“春夕”,與“家萬里”聯系。
⑸動:動輒、每每之意。經:一作“多”。絕:一作“別”。
⑹華發:白發。唯:一作“移”。滿鏡:一作“兩鬢”。
⑺五湖:春秋時,范蠡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之后,辭宮,乘扁舟泛五湖而去。這兩句說:我現在還沒有歸去,我要歸去就可以歸去,故鄉的五湖風景是沒有人來和我爭奪的。言外之意:既然如此為什么還留滯他鄉呢?有自嘲意。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六百七十九。下面是安徽大學古籍研究所文學研究員何慶善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隴等地為客,自稱是“孤獨異鄉人”(《除夕書懷》)!洞合Α肥撬镁酉娑鯐r所作。
詩一起筆,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遠流,春花凋謝。流水落花春去也??詩人深深感嘆春光易逝,歲月無情。詩第二句“送盡東風過楚城”更加感傷。“楚城”,泛指湘鄂一帶。詩人把春光(“東風”)擬人化了,依依為她送別。這里,不是春風他送我回故鄉,而是他在異鄉送春歸。這一“送”字表達了詩人凄楚的情懷。詩人面對著落紅滿地、柳絮漫天的殘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鄉。由送春而牽動的思鄉之情,籠罩全篇。
以下句句寫的是思鄉衷曲!昂麎糁屑胰f里,子規枝上月三更!边@一聯進入正題,寫“春夕”,寫得極為精粹,是傳誦的名句。詩人運用了新奇的造語,對仗工整,韻律和諧,創造出一種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寫夢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間便結想成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萬里之外的家園。然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12692.html
相關閱讀: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玉階怨 李白
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譯文注釋_《攤破浣溪沙?病起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