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鄂州南樓書事 黃庭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風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鄂州南樓書事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原文: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樓一味涼。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注釋
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⑵.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⑶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芰(jì):菱角。
⑷并:合并在一起。一味涼:一片涼意。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詩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 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傊,讀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統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相關內容黃庭堅   黃庭堅 (-),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37624.html

相關閱讀: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夜深 寒食夜 韓?
《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