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詩人陶澹人的《秋暮遣懷》
人生天地一葉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為春草新,蒼顏難換朱顏好。
籬前黃菊未開花,寂寞清樽冷懷抱。
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出門拔劍壯?游,霜華拂處塵氛少。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間風波豈能保。
不如歸去臥糟丘,老逝世蓬蒿事幽討。
賞析
“秋風秋雨愁煞人”,此句作為有名愛國巾幗女士的遺囑而廣為傳誦。故此很多人認為為秋瑾所作,但實際是秋瑾援用了清代人陶澹人(即陶宗亮)的詩句。而傳播在外出自秋瑾手筆的文為:“籬前黃菊未開花,寂寞清樽冷懷抱。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鼻∈且闷渲小
秋天在我國文學象征上多帶有凄涼肅殺顏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有“春女思,秋士悲”之說。僅從字面也能夠設想出蕭索秋天的場景:綿綿秋雨,伴著嚴寒的秋風,天空必定是昏黃的,肅殺的冬季就要來了,大地上不了勃勃活力,正是萬物凋落的季節,在秋風秋雨之中,心情更是惆悵哀涼。
這一詩句,充足抒發了秋瑾對封建黑暗統治的不滿,對吃人禮教的對抗,對國度跟民族的蜜意。也表白一位女革命家憂國憂民、壯志未酬、面對死亡的悲憤心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4366.html
相關閱讀: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夜深 寒食夜 韓?
《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