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冬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風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自唐代詩人的《村居苦寒》

八年十仲春,五日雪紛紜。
竹柏皆凍逝世,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冬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被,坐臥有余溫。
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賞析
唐代中后期,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心政府把持的地區大為減少。但它卻贍養了大批部隊,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侶、羽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農民累贅之重,生涯之苦,可想而知。對此深有休會。他在這首中所寫的“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同他在另一首詩中所寫的“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勞”(《夏旱詩》)一樣,是他親眼目擊的事實生活的實錄。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一部門寫農民在北風如劍、大雪紛飛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過得非常痛苦,后一局部寫作者在這樣的大寒天卻是深掩房門,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蓋,既無受餓受凍之苦,又無下田勞動之勤。詩人把自己的生活與農民的疼痛作了對比,深深覺得愧疚跟內疚,以至發出“自問是何人?”的感慨。

古典詩歌中,應用對比伎倆的良多,把農夫的貧苦苦楚與盤剝階層的窮奢極欲加以比較的也不算太少。然而,像此詩中把農夫的窮苦與詩人本人的饑寒作對照的卻極少見,尤其這種出自肺腑的“自問”,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難能寶貴的。除對比之外,這首詩還存在這樣多少個特點:語言艱深,敘寫流利,不事藻繪,純用白描,詩境平易,情真意實。這些特色都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藝術作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4371.html

相關閱讀: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
夜深 寒食夜 韓?
《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