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絆惹東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巧? 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柳樹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自唐朝詩人的《垂柳》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故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賞析
這首詠垂柳,既沒有精工細刻柳的枝葉外貌,也不點染柳的色澤光榮,但體態輕盈、翩翩起舞、風度秀出的垂柳,卻栩栩如生,現于毫端。它不僅維妙維肖地寫活了客觀外物之柳,又蘊藉含蓄地寄托了詩人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韻味很濃的詠物詩。
“絆惹春風別有情”,起句突兀非凡。撇開垂柳的外貌不寫,徑直從動態中寫其性情、情韻�!敖O惹”,撩逗的意思。象俏皮的姑娘那樣,在春景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節令,垂柳絆惹著春風,時而鬢云欲度,時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別具柔情。柳枝的搖曳,本是春風輕拂的成果,可詩人偏不誠實道來,而要說是垂柳有意在撩逗著東風�!敖O惹”二字,把垂柳寫活了,真是爐火純青之筆。明《升庵詩話》舉了唐宋詩頂用“惹”字的四例:“楊花惹暮春”(),“古竹老稍惹碧云”(),“暖香惹夢鴛鴦錦”(),“六宮眉黛惹春愁”(),說它們“皆絕妙”。實在,唐彥謙的“絆惹”,列入“絕妙”之中,當亦毫無愧色。
第二句,“世間誰敢斗輕巧?”把垂柳寫得狀態畢肖。“輕盈”,形容體態修長。這里,垂柳暗以體態輕盈的麗人趙飛燕自喻,是緊承上句,以垂柳自詡的口吻寫出其纖柔飄逸之美�!罢l敢斗輕盈”問得極妙,這一問,從背面確定了垂柳的美是無可比擬的;這一問,也顯出了垂柳恃美而驕的神色。
詩人極寫垂柳美,自有一番情意。后二句“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筆鋒一轉,另辟蹊徑,聯想到楚靈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奇妙地抒發了詩人托物寄興的情懷。
“江”,能夠懂得為長安鄰近的曲江。《中朝故事》載:唐代曲江江畔多柳,號稱“柳衙”�!俺酢�,楚靈王,也暗指事實中的“王”。此二句是說,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無心所插,卻害得楚王宮中的嬪妃們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細微輕盈,連飯也不敢吃,而白白餓逝世。詩人并不在發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發。試想當時晚唐朝政腐朽,大臣競相以擅長窺伺天子意向為能,極盡逢合諂諛之能事。這種邀寵取媚的手法不也很象“餓損纖腰”的楚王宮女嗎?“楚王江畔無端種”,“無端”二字象征深長,江畔種柳,對楚王來說,興許是隨便為之,而在爭寵斗艷的宮女們心目中卻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們自認為琢磨到楚王愛細腰的動向了,而競相束腰甚至于餓飯、餓死……。詩人言在此,而意在彼,這是如許含蓄而深入呵。
比唐彥謙稍早的詩人,他在《捕魚謠》中寫道:“天子好征戰,庶民不種桑;皇帝好年少,無人薦馮唐;天子好美女,夫婦不成雙”,鋒芒直指皇帝及其為首的封建官僚團體,真是直陳時弊,淋漓暢快。《垂柳》所譏諷的對象,同《捕魚謠》一樣,但他采用了曲折波折、托物寄興的伎倆,“用事隱僻,諷喻遙遠”(《升庵詩話》),于柔情中見鋒利,于含蓄中露矛頭,二者堪稱必由之路,各盡其妙。
寫法上,唐彥謙旨在工筆,重在神似,他雖無意對垂柳進行工筆描繪,但垂柳的嫵媚多姿,別有情韻,卻無不寫得逼似,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对鲅a詩話總龜》引《呂氏童蒙訓》謂:“詠物詩不待明顯說盡,只好像形容,便見妙處�!薄洞沽返拿钐�,恰是這樣。
楊慎在評論唐彥謙《垂柳》時說:“詠柳而貶美人,詠美人而貶柳,唐人所謂尊題格也”。(《升庵詩話》)惋惜這個評論只說對了名義景象,他只在“尊題格”上做文章,而未能看出詩人“詠柳而貶美人”的本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576.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
官橋柳色 朱?
臨江仙?寒柳 陳維崧
柳含煙?御溝柳 毛文錫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