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月明船笛錯落起,風定池蓮自由香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夏天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出自宋代詩人的《乘涼》

攜?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錯落起,風定池蓮自由香。

賞析
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檔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波折、蘊藉地轉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感情,實自《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于從火海中擺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做作而然地表現出來。

次句詳細指出了柳外納涼處所的方位跟常設的布置:“畫橋南畔倚胡床!边@是一個綠柳成行,位于“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標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縱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世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床,即交椅,可躺臥。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倚胡床”以“追涼”,是為了驅解煩熱,都是對美妙生活的一種憧憬,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一二兩句寫細心尋找納涼勝地。三四兩句則開展了對它的美好景色的刻畫:“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痹旅髦梗覂号抵痰,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繚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清香不斷散溢,沁人肺腑。詩人閑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僅感宮上得到滿意,連心情也分內舒服。這兩句采用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觸藝術地組合起來,于是,一個納涼勝地的天然風景,就活當初讀者眼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由尋訪,發明了這個地方的機密,其次進行詳細安排,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維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宋人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游此詩閑雅重大”(《詩林廣記》引),“閑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色而言,“嚴峻”則波及此詩嚴正而慎重的內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受到挫折后的作品。

《納涼》是一首描述風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能夠說不反應什么社會生涯內容。然而,透過詩句的名義,卻模糊地表示出:詩人盼望闊別的是世態炎涼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尋求一個幻想中的清涼世界的起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現嫌棄,力求遠避,此詩表白的就是這種情感。這種把創作念圖暗藏在詩句背地的寫法,讀者應著意領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626.html

相關閱讀:晚晴 李商隱
夜來熏風起,小麥覆隴黃_全詩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雙調】大德歌 夏》譯文注釋_《【雙調】大德歌 夏》點評_關漢
夏詞 智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