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古臺搖落伍,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照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徑自今。
賞析
這是一首詠懷古跡的吊古。首聯是寫因觀南朝古跡吳公臺而發感嘆,即景生情。第二聯一寫近景,一寫前景,第三聯以夕陽襯舊壘,以寒磬襯空林,舊日光輝的場合現在是衰草寒煙,非常悲涼。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里,詩人登上南朝舊壘吳公臺。臺上的寺廟已經荒漠,人蹤稀疏;眺望山巒,皆在云罩霧繚之中。薄暮的太陽沿著舊日的碉堡緩緩著落,寺院中傳出的鐘磬之聲緩緩向空林中擴散。秋風四起,這鐘磬之聲也似帶有一種寒意。南朝故跡尚存,人去臺空,只有長江之水,在秋日的夕陽中單獨流淌。末聯寫山河仍舊,人物不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5663.html
相關閱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_全詩賞析
惆悵南朝事,長江單獨今_全詩賞析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_全詩賞析
登高 杜甫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