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詩人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賞析
滿懷家國之愁,壯志未酬的詞人在友人縱談離去之后,借酒澆愁愁更愁,他撥亮油燈,抽出寶劍,醉眼朦朧中,恍惚回到當年戰役的情境。響亮的號角吹遍了「連營」,遼闊的土地上,戰士們正在分食大塊的烤肉。此時鼓瑟齊鳴,反應邊塞生涯的軍樂雄渾震天。本來戰士們正在疆場點兵!在詞人的筆下,看似信手拈來的點兵場面,熾熱的戰斗豪情卻天然噴涌而出。一個「連」字,透出聲勢之豪壯,軍容之整肅!赴税倮铩、「五十弦」佳對天成,與「吹角連營」相輔相成,營造了雄壯闊大的意境。
下片以兩個特寫鏡頭開端:駿馬飛快,箭如霹靂,觸目驚心。馬與箭兩個具典范意思的事物,以顏色赫然的詞語,寫得歷歷如畫。這所有都是為了「了結」湔雪國恥,恢復中原的「天下事」,是為了發揮雄才大略,博得為國度建功破業的「生前身后名」!讀到此,繪聲繪色,暢快淋漓的點兵局面,斬將擎旗的好漢兵士,「了卻君王天下事」的赤膽忠心,無一不躍然紙上,然而一個陡轉??「可憐白產生」!一下從幻想的頂峰跌入了事實的深淵。全詞至此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思路。
這首詞基調雄壯昂揚,真不愧為「壯詞」。而結句的悲壯低徊,卻與此構成鮮亮對照。更令人感嘆與沉思。詞的構造上也不同于個別詞作,高低片語義連貫,過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忽然一個頓挫,讀來波濤起伏,跌蕩有致,實為「沉郁抑揚」的典型之作。
[難詞解釋]①陳同甫:(1143-1194),字同甫,辛棄疾的摯友。富有才干,保持抗金,畢生未仕。為南宋豪放詞派的主要詞人。②麾下:指部下。麾,軍旗。炙:烤熟的肉。③的盧:一種烈性快馬。傳說劉備在荊州遭受危險,騎的盧「一躍三丈」而出險。
有首叫《越中覽古》的。詩中寫道:“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好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這首七言詩中,有三句寫到越王勾踐的富強,最后一句才點出越國的沒落氣象,固然表白的情感顯然不同,但在謀篇布局方面又有類似之處。詞以兩個二、二、二的對句開頭,通過詳細、活潑的描寫,表示了多層情義。第一句,只六個字,卻用三個持續的、富有特點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讓讀者從那些動作中去領會人物的內心運動,去設想人物所處的環境 ,象征無限。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為什么不去睡覺,而要“挑燈 ”?“挑”亮了“燈 ”,為什么不干別的,偏偏抽出寶劍,映著燈光看了又看???這一連串問題,只有細讀全詞,就可能作出應有的答復,因此不用解釋。“此時無聲勝有聲”。用什么樣的“闡明”還能比這無言的動作更有力地展示人物的心坎世界呢?
“挑燈”的動作又點出了夜景。那位壯士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潮洶涌,無奈入睡,只好單獨吃酒。吃“醉”之后 ,依然不能安靜 ,便繼之以“挑燈”,又繼之以“看劍”。翻來覆去,總算睡著了。
而剛一入睡 ,剛才所想的一切,又幻為夢幻 !皦簟绷诵┦裁矗矝]有明說,卻敏捷地換上新的鏡頭:“夢回吹角連營 ”。壯士好夢初醒,天已破曉,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這號角聲,如許富有催人勇往無前的力氣啊!而那位壯士,也正好是統領這些軍營的將軍 。于是,他一躍而起,全副披掛,要把他“醉里 ”、“夢里”所想的一切統統變為現實。
三、四兩句,可以不講對仗 ,詞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輕易顯得死板;可是在這里偏偏相反。兩個對仗極工、而又極其雄壯的句子,凸起地表現了雄壯的軍容,表現了將軍及士兵們高昂的戰斗情感!鞍税倮锓主庀轮耍迨曳饴暋保菏勘鴤儦g喜鼓勵,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 。牛肉一吃完 ,就排成整潔的步隊。將軍精神奕奕,意氣高昂,“沙場秋點兵”。這個“秋”字下得多好!合法“秋高馬壯 ”的時候,“點兵”出征,預示了百戰百勝的遠景。
按譜式 ,《破陣子》是由句法、平仄、韻腳完整雷同的兩“片”構成的。后片的開端,叫做“過片”,普通的寫法是 :既要和前片有接洽 ,又要“換意”,從而顯示出這是另一段落,形成“嶺斷云連”的境界。
辛棄疾卻往往沖破這種限度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如斯,這首《破陣子》也是如此!吧硤銮稂c兵”之后,大氣澎湃,直貫后片“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將軍帶領鐵騎,馬不停蹄,神速奔赴火線,弓弦雷鳴,萬箭齊發。雖沒作更多的描述,但從“的盧馬”的飛奔和“霹靂弦”的巨響中,好像看到若干連續呈現的畫面:敵人紛紜落馬;兵強馬壯,狼狽敗退;將軍一馬當先 ,乘勝追殺,一剎那停止了戰斗;凱歌交奏,歡欣鼓舞,旌旗飄揚。
這是一場回擊戰。那將軍是愛國的,但也是尋求功名的 。一戰獲勝 ,功成名就,既“了卻君王天下事”,又“贏得生前身后名”,豈不壯哉!
假如到此為止,那真夠得上“壯詞 ”。然而在那個被投降派操縱朝政的時期 ,并不發生真正 “壯詞”的前提,以上所寫,不過是詞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罷了。詞人開展豐盛的想象,化身為詞里的將軍,剛攀上理想的高峰,突然一瀉千里 ,跌回冷淡的現實,沉痛地慨嘆道:“可憐白發生!”白發已生,而光復失地的理想成為泡影。想到本人徒有志薄云霄,而“報國欲逝世無戰場”(借用《隴頭水》詩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 ”,只能在“夢”中馳逐沙場,快意一時。??這處境,確實是“悲痛”的。然而又有誰“可憐 ”他呢 ?于是,他寫了這首“壯詞”,寄給處境同樣“可憐”的陳同甫。
同甫是陳亮的字。學者稱為龍川先生。為人才干豪放,談論縱橫。自稱可能“推倒一世之智勇,開辟萬古之心懷 ”。他先后寫了《復興五論》跟《上孝宗天子書 》,踴躍主意抗戰 ,因而受到投降派的打擊。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他到上饒訪辛棄疾,留旬日。別后辛棄疾寫《賀新郎》詞寄他,他和了一首;當前又用統一詞牌重復唱和。這首《破陣子》大概也是這一時代寫的。
全詞從意義上看,前九句是一段,非常生動地刻畫出一位肝膽相照,忠一不二,一往無前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詞人的弘遠抱負。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感慨,抒發了“ 壯志難酬”的悲憤。壯和悲,理想和現實,造成強烈的反差。從這反差中,能夠想到當時南宋朝廷的腐朽無能 ,想到國民的生靈涂炭,想到所有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苦悶。由此可見,極其豪邁的詞,同時也可以寫得極其蘊藉,只不外柔順約派的含蓄不同罷了。
這首詞在音調方面有一點值得留神 !镀脐囎印飞舷聝善饔袃蓚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緩的音節。上下片各有兩個七字句,卻不是平仄互對,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形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節。協調與拗怒,舒緩與激越,形成了抵觸同一。作者很好地應用了這種矛盾統一的聲調,適當地表現了抒懷主人公龐雜的心理變更和幻想中的戰斗籌備、戰斗進行、戰斗成功等很多場面的轉換,收到了娓娓動聽、聲情并茂的藝術后果。
這首詞在布局方面也有一點值得注意 !白砝锾魺艨磩Α币痪 ,突然發端,相繼而來的是聞角夢回、連營分炙、沙場點兵、克敵制勝,有如鷹隼崛起,凌空直上。而當飛翔天涯之時,陡然下跌,發出了“可憐白發生”的感慨,使讀者不能不為作者的壯志難酬灑下可惜惻隱之淚。這種陡然著落,同時也嘎然而止的寫法,如果運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動人心魄,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6571.html
相關閱讀:望江南?閑夢遠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煜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_全詩賞析
《別云間》譯文注釋_《別云間》點評_夏完淳的詩詞
贈賣松人原文_翻譯和賞析_于武陵古詩
《鷓鴣天?子夜封章扣紫清》譯文注釋_《鷓鴣天?子夜封章扣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