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古代詩人的《卜算子?詠梅》
讀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賞析
該詞是毛澤東讀陸游同題詞,反其意而作。寫于1961年12月,最早發表于國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詞》。梅花,在中國文人的筆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因為審美情趣的差異、吟詠時心緒不一,他們筆下梅花的風度與滋味卻各異其趣。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山人就有一直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情感寄寓于梅花之中,堪稱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詠梅》確實與陸游所寫天壤之別。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打成一片,引來群花的愛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漂亮、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擁有新時期革命者的操守與媚骨。中國寫梅之詩成千上萬,粗心境與大調子都差未幾;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非凡,一首詠梅詩力掃從前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悅誠服。
毛澤東這首詞前有引語:“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北砻髁藙撟髌鯔C!帮L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痹~的起句就以健筆凌云之勢,表示出了與陸游顯明的不同的胸懷與魄力!帮L雨”、“飛雪”點出了四季的變更,時間的更替,“春歸”、“春到”著眼于事物的活動,既給全篇造成了一種時光的流動感,又為下邊寫雪中之梅作了飽歷滄桑的籌備,詞句挺立,氣概高昂。
接下來“已是懸崖百丈冰”一句,刻畫出寒冬中梅花殘酷的生存環境。但就在逼人的環境和險惡的氣氛中,居然“猶有花枝俏”。“懸崖”表明環境是如此險惡,“百丈冰”顯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這冰凝百丈、絕壁懸崖上俏麗地開放著,一個“俏”字,不僅描繪出梅花的明麗狀態,更,F了梅花立崖岸挺拔、花中英雄的精神氣質。作者筆下的梅花充斥著驕傲感,堅冰不能損其骨,飛雪不能掩其俏,險境不能摧其志,這和陸游筆下“寂寞開無主”、“傍晚單獨愁”的梅花形象,構成了赫然的對照。
聯合毛澤東這首詞的寫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描繪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寄意的。那時正值中國遭遇三年做作災難,原蘇聯引導人有挑起中蘇論戰,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的、經濟上的、軍事上的壓力,內憂外困,共和國受到了嚴重的考驗!耙咽菓已掳僬杀闭悄菚r政治環境的象征。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首領毛澤東,寫這首詞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國共產黨人的信心,在險惡的環境下決不屈服,大膽地迎接挑戰,直到獲得最后勝利。固然“已是懸崖百丈冰”,但“猶有花枝俏”--中國共產黨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美麗的“花枝”。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隆重嚴寒的冬景,梅花依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格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天然災禍,以及反帝、反修的劇烈奮斗),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鼓勵自己,安慰別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斯峭拔的情形下,英勇地迎接挑戰,去展現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呈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涌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負者的形象、成功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本人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括了多少層深入的含意啊,踴躍進取、永不屈從。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為報春的使者,進一步熱忱禮贊。英國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唱到:“嚴冬已經降臨,春天還會遙遠嗎?”寒冬中盛開的梅花,恰是報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這種忘我無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為飽滿。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結,將詞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層。春天來臨了,世間布滿了柔和暖和的氣味,懸崖上終于山花爛漫,一片壯麗。梅花以自己的恥辱迎來了殘暴的春天。本來桂林一枝,傲然挺拔的梅花,不涓滴的妒意,卻很快慰安詳地隱于爛漫的春光之中!皡仓行Α比,以傳神之筆寫出了梅花與山花共享春景的喜悅,特殊是“笑”字,寫出了梅花的韻味--既謙虛脫俗、又開朗大度的精神風度,極大升華了詞的藝術境界。在陸游的原詞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與眾花是對峙的,且以“香如故”自命高傲,表現了他顧影自憐、離群索居的情感。該詞的結尾,突出梅花“叢中笑”的風采,從自喻的角度看,內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進一步引申,則表現了共產黨人斗爭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美德和貢獻精神。
這首詠梅詞,構造精巧協調,在塑造梅花形象時,上片重點寫背景,以背景反襯對象,使梅花存在錚錚鐵骨跟挑釁精力;下片則濃墨重彩寫對象,凸起梅花情愿隱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備明媚豁達至剛無欲的品德。一個“俏”字,成為過渡的橋梁,使詞的境界渾然天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7530.html
相關閱讀:《南風歌》譯文注釋_《南風歌》點評_先秦無名的詩詞
夜深 寒食夜 韓?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_全詩賞析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孫光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