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賞析
這是一首風物小。作者春天經過宜陽時,因對眼遠景物有所感想,即興抒發了國破江山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這首詩寫的是靜景,然而靜景偏于動處寫:水流、花落、鳥啼,無一不是變動的景象。
因在安祿山陷長安時受偽職,被貶為杭州司戶從軍。而此詩正寫于安史之亂平息后未幾。當時宜陽地位很主要,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里。境內女多少山是有名的景致區,山上古木流泉,燕語鶯聲,風景妍麗,是一座自然的大花園。它年年都吸引著皇室、貴族、墨客、游人前來欣賞。然而,在安史之亂中,這里卻受到重大損壞,氣象荒漠。詩人在安史之亂后經由此地,心境可想而知。
“宜陽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破城頭觀賞風景,只見大片土地荒涼,處處長滿了旺盛的野草。接著,一筆便把人們的視線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
“澗水東流復向西!碧綍r代,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能夠觀看“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夫應用澗水澆灌的萬頃良田,但此時,這里清泠泠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了。昔日,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說那些,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觀賞了。
“芳樹無人花自落”,這里強調“無人”二字,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嘆,闡明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了。
“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設想到山花爛漫,鳥語含蓄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里不僅再也見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連耕農、樵夫、村姑都不見了!白月洹、“空啼”相照顧,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等于說情,非借物遣懷,行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義,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痹姼~在表示伎倆上是一致的。這首詩固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擬凸起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然而這些景色都是為烘托詩人悲涼的心情服務的,它充足顯示了詩人對時期的深厚嘆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7648.html
相關閱讀:村晚 雷震
非常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_全詩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_全詩賞析
采蓮曲 王昌齡
恰是江南好景致,落花季節又逢君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