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晚唐詩人的《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清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描繪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艷的風度,剛強地盛開,并以此寄托本人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懷蘊藉雋永。
首聯即以對照的伎倆,描述梅花不畏寒冷的秉性!叭f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是將梅花與“萬木”相對比:在酷寒的節令里,萬木禁受不住冷氣的侵襲,幾乎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樹卻像凝地下暖氣于根莖,回復了生意!皟鲇邸闭f法略帶夸大。然而恰是萬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襯出梅花“孤根獨暖”的性情,同時又照顧了詩題“早梅”。
第二聯“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用字固然平鋪直敘,卻很耐咀嚼。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獨特的景象。“一枝開”是詩的一語道破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悄“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據《唐佳人傳》記錄,曾以這首詩求教于,詩的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编嵐茸x后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饼R己深為信服,便將“數枝”改為“一枝”,并稱鄭谷為“一字師”。這雖屬傳說,但仍可闡明“一枝”兩字是極為出色的一筆。此聯象是描寫了一幅非常清麗的雪中梅花圖:雪掩孤村,苔枝綴玉,那氣象能給人以豐盛的美的感觸。“昨夜”二字,又流露出詩人因忽然發現這秀麗景象而發生的驚喜之情;確定地說“昨夜”開,明昨日日間猶未見到,又暗點詩人的逐日關懷,給讀者以強烈的沾染力。
第三聯“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著重寫梅花的姿色微風韻。此聯對仗精巧工穩!斑f”字,是說梅花內蘊幽香,隨風微微四溢;而“窺”字,是著眼梅花的素艷外貌,形象地刻畫了禽鳥發明素雅芳潔的早梅時那種驚疑的情態。鳥猶如斯,早梅給人們帶來的驚訝跟驚喜就益發見于言外。以上三聯的描寫,由遠及近,由虛而實。第一聯虛構,第二聯凸起“一枝”,第三聯對“一枝”進行形象的刻畫,寫來很有檔次。
末聯語義雙關,感嘆深厚:“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此聯字面意不難懂得。然而詠物詩多有詩人思維情感的寄托。這里“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意。齊己早年曾熱情于功名做官,是頗有雄心抱負的。然而科舉失敗,不為別人所賞識,故時有懷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正是這種心情的寫照。自己處于山村野外,只有“風”、“禽”作伴,但猶自“孤根獨暖”,頗有點打成一片的象征。又因其內懷“幽香”、外呈“素艷”,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開無主”的境遇,而是滿懷盼望: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奪得冠軍。文意充斥著自負。
這首詩,語言清潤平庸,毫無?艷之氣,雕刻之痕。詩人突出了早梅不畏寒冷、傲然獨破的個性,發明了一種高遠的境界,隱匿著自己的影子,含蘊十分豐碩。通觀全篇,首聯“孤根獨暖”是“早”;頷聯“一枝獨開”是“早”;頸聯禽鳥驚訝窺視,亦是由于梅開之“早”;末聯禱祝明春先發,依然是“早”。首尾一貫,處處扣題,很有特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7652.html
相關閱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_全詩賞析
村晚 雷震
非常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_全詩賞析
恰是江南好景致,落花季節又逢君_全詩賞析
采蓮曲 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