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漢詩人的《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才子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喜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賞析
開篇寫道:“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标囮嚽镲L卸白云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蘢,然而紛紜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擦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
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秋風百代情至之宗!鼻锶漳艘怂记,雖有幽蘭含芳,秋菊斗艷,然凋落的草木,歸雁聲聲,勾起漢武帝對“佳人”不盡的懷念之情:“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贝司鋵懙睦p綿流麗乃一詩之精髓,正如張玉谷《賞析》卷三:“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仙意。懷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三句,極力描述漢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歡宴風景。當樓船在汾河中流疾駛,潺緩的碧水,登時揚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禁跟著棹櫓之聲叩舷而歌。
緊接著卻呈現了“歡快極兮哀情多”。君臨天下,當鄙棄一世,俯視天地之間,應慨然得意洋洋爾。何來如斯幽情哀音?王堯衢《古詩合解》卷一畫龍點睛:“樂極悲來,乃人情之常也。愁樂事可復而盛年難在。武帝求永生而慕仙人,正為此一段苦處難譴耳。念及此而歌嘯中流,頓覺興盡,然自是絕妙好辭”本來,即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逝世,面前的尊貴榮華終有盡時,人生老之將至,所有所有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所以又怎能不由于“少壯多少時兮奈老何”而哀傷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88216.html
相關閱讀:采蓮曲 王昌齡
恰是江南好景致,落花季節又逢君_全詩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_全詩賞析
村晚 雷震
非常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