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們對速讀的幾種誤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快速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誤解之一:速讀就是快速瀏覽

有人認為速讀就是快速瀏覽,只能粗略地閱讀而無法了解全文。其實“速讀”與“快速瀏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閱讀方法。“快速瀏覽”只是快速掃描所閱讀內容,通過捕捉關鍵詞等方法來尋找到所需要的內容,而對其他內容幾乎不產生任何記憶,只能稱作“走馬觀花”、“霧里看花”。而速讀不僅講究閱讀的數量,更注重閱讀的質量。它要求加快閱讀速度,但它更需要理解力和記憶力的配合。因此,速讀的正確涵義應該是“快速而有效的閱覽”。

  “速讀”的真正含義不在于閱讀的“快”,而是“快速記憶+快速理解”。也就是說速讀者能快速、同步地記住并理解所閱讀的內容(包括文字和圖片),達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最佳閱讀效果。

誤解之二:速讀就等于快讀

單純按字面理解,速讀就是快速地閱讀,但是“速讀”并沒有“讀”的意思。速讀是通過眼睛把閱讀內容直接反映到腦部,嘴并沒有發聲,心里也沒有默讀;因為眼腦直接反映,所以閱讀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傳統閱讀又稱音讀或默讀,其閱讀過程是:將文章逐字透過眼睛進入大腦 ,再由大腦的聽覺中樞辨認字義后進入理解程序。

傳統閱讀法有五大弊端,概括起來講就是“慢”、“短”、“斷”、“散”、“不專”。

首先,傳統閱讀是一種讀給自己聽才能辨別文字意義的方法,把閱讀時間白白浪費在聲音轉換過程中。打個比方,你去別人家做客,他家里的擺設一眼就可以看完,但要是一個個說出來,恐怕就得花幾分鐘時間。

其次,在讀出聲音或心里默讀時,常常會打斷思路,使閱讀效率降低。

第三,傳統閱讀時,人眼對文字符號的識別間距較短。一般人的眼睛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能力僅為15度視角,大約為3個字的間距,其表現為“點”讀,即逐字逐句逐個標點的閱讀。速讀的優點之一就是通過對人的視覺潛能開發,使我們從“點”讀過渡到“段”讀,最后達到“面”讀。

第四,對大多數人來說,傳統閱讀時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有一種習慣,即常常為了一個字、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沒看清楚或不理解,而需要再從前面重讀,甚至要逐字消化文字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視覺前移癥”。重復閱讀前面的文字段落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顧前難顧后,文章內容就變得零散了。

第五,慢讀的人都有這種體驗,看書看到一半,突然發現自己魂游四海,不知不覺地想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事情。精神不集中,理解力自然就差。

閱讀是一種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只有具備最佳的身心狀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人在閱讀時,由于沒有受過有效的訓練,所以很難進入一種閱讀時的最佳狀態,表現為心緒煩躁而行為散漫。閱讀時的最佳狀態為“集中與放松”狀態,即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身心完全放松,讓大腦處于一種“α”波激活狀態,即大腦的最佳工作狀態。這是大腦高度清晰的狀態,是高理解力、高記憶力狀態。在此狀態下閱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速讀之后,不僅可以潛心看書,還能使你工作更專心。

既然傳統閱讀法有上述弊端,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以默讀方式來閱讀文章呢?

道理很簡單,這就是“習慣成自然”。任何習慣都是長時間不斷養成的,閱讀習慣也不例外。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要求學生看課文時要一字一字地大聲朗讀,因此在閱讀時中無形之中就對聲音產生了依賴性,仿佛只有伴隨著“讀”才能理解和記憶文章的內容。年紀稍大些,才把發聲朗讀改成心里默讀。日久天長,使我們不知不覺養成了默讀的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udu/59610.html

相關閱讀:高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習慣
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閱讀習慣
速讀的五大神奇作用
快速閱讀對身心健康有何促進作用
快速閱讀訓練入門-快速閱讀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