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學習之母,教育之本。下面是為你介紹閱讀對學習的影響。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的知識90%以上是通過視力獲得的,而閱讀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途徑。通過閱讀前人留下來的各種資料,可以使我們避免許多重復的試驗和無效的勞動,直接在前人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從事高起點的研究和創造。
一個人的時間價值就在于他在一定的時間內做了多少有效的工作,那么,快速閱讀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在同樣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任何一個立志成材的人,都必須博覽群書,至少必須博覽他所從事(或想要從事)的專業的書籍。因此,不論一個人以怎樣的方式工作和,閱讀都是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內容。所以,社會學家認為,閱讀是現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也許有人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些現代化信息處理手段日益深入人們的生活,閱讀的作用已經被降低了,因而,閱讀的學習和鍛煉也可以忽視了。
這種觀點非常幼稚和片面,正確的結論應該是與之完全相反的。在現代教育中,各學科的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和幫助學生有效地閱讀有關資料。例如學習(包括各種外國語文的學習),無非是要培養讀、聽、說、寫四種能力。
那么,這四種能力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聽和讀是接受和汲取信息,說和寫是輸出和表達信息。人非生而知之,不接受和汲取自然就不能輸出和表達,所以,聽、讀是說、寫的基礎。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關系和道理。
那么,聽和讀的關系又如何呢?
我們首先從接受信息的速度來看,讀明顯要優于聽。日本心理學家山上曉認為,耳朵內部29萬個神經細胞一秒鐘能處理的信息量可達8000比特,即每個神經細胞具有平均每秒鐘處理0.3比特信息的能力;而視覺系統內約有90萬個神經細胞,每秒鐘能處理430萬比特信息,即平均每個神經細胞具有每秒鐘處理5比特信息的能力。這就是說,視覺與聽覺相比,具有500多倍的信息處理能力的優勢。
其次,再從接受信息的主動性上看,雖然聽和讀都是能夠接收信息的,但聽總是有限的、被動的,并且是受到別人制約的;而讀則是無限的、靈活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況且,只有讀得多了,聽起來才會反應更敏銳,效果才會更佳。
所以,我們認為:讀是聽、說、寫的基礎,它對聽、說、寫的培養和鍛煉,起著示范、點撥、促進和檢查的作用。據專家調查測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大約有70%的時間用在閱讀上,閱讀不僅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學好各個學科知識的基礎。
了解了閱讀的重要性,還要進一步了解快速閱讀的重要性,才能增強提高閱讀速度的自覺性。
美國科學家統計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學習成績的關系后發現:在閱讀速度快的學生中,成績優秀和良好的占53%;而在閱讀速度慢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優秀和良好的還不到4%。可見,閱讀速度和學習成績不僅是密切相關,而且是呈正比例相互制約的。
所以,閱讀學家認為:“一個諳熟精讀、略讀、速讀技巧的人,不論學習哲學、社會學,還是學習自然科學,他都能獲得優異成績,高速地建造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知識結構。”換言之,一個只會精讀,不會略讀和快讀的人,其知識結構的深度和廣度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udu/75710.html
相關閱讀:速讀的五大神奇作用
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閱讀習慣
高速閱讀必須克服的10種不良習慣
快速閱讀訓練入門-快速閱讀法
快速閱讀對身心健康有何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