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里,不管是捕食者還是被捕食者,暗襲和速度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兩大法寶。許多陸地和海洋生物正是通過這兩項技能得以繁衍成長,維持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地位。對于暗襲,大多數動物擁有獨特的保護色和逃遁技巧,以此捕食或躲避天敵。然而,在海洋世界,失去遮蔽物和光線,速度才是生存王道。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海洋里速度最快的10種生物。
10.逆戟鯨(虎鯨)
雖名虎鯨,但不同于海洋其他哺乳動物,非鯨目,海豚科的近親。它們堪稱海上霸王,唯一的天敵也只有人類了;ⅥL約時速30英里,當然也有爆發力更強的,為了追捕中意的獵物,時速可以更快。虎鯨族群喜歡在浮冰區伏擊獵物,捕殺海豹、海象或者在這里歇腳的海鳥。在南半球海域里,有些虎鯨還會在公海里捕殺鯊魚,也會以鰩和其他魚類為食。
9.鰹魚
這個外形頗像馬鮫魚親戚的鰹魚(狐鰹屬)時速最快可達40英里,真正令人驚嘆的是它們可以以3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游上好幾小時,相比其它同體型的魚類,鰹魚可謂個中翹楚。腹鰭快速抽動的肌肉組織是超強爆發力的堅實保障,背鰭抽動較慢的肌肉組織則保證了競速時的驚人耐力。
太平洋鰹魚又稱正鰹,多在南美洲沿岸活動,是當地第二大受歡迎的魚類。然而在西太平洋和新西蘭水域,鰹魚還有幾個細分類。由于鰹魚一般在四歲時就可以發育成熟,所以不管是在過去傳統的圍塘捕魚、長線釣魚時期,還是現在高度工業化的拖網捕魚時期,鰹魚都是捕魚產業鏈和其它相關產業所選的熱門品種。
8.飛魚
飛魚得名于它獨特的避難方式。遇到捕食者時,飛魚會采用一種獨特的逃跑方式:它會縱身一躍,跳出海面。此時它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35英里,在空中滑翔長達30秒。這一躍能使它們飛行200米,足以使它們全身而退或者迷惑捕食者。漁民們很是鐘愛這種魚,野生飛魚數量眾多,所以40種飛魚中沒有一種瀕臨滅絕。
7.黃鰭金槍魚
黃鰭金槍魚和鰹魚隸屬于同一種類,都是群居型魚類,南北半球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魚可在8年的時間里長到400英鎊,廣受漁民歡迎。另外為了適應深海的情況,黃鰭金槍魚能夠長途遷徙,并在途中全程保持高速游行。它可以長時間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游動,這要得益于它獨特的生理結構:在它們身體兩側的凹槽中長有胸鰭,當黃鰭金槍魚在洋流中游動時胸鰭可以使身體呈流線型來減少游動時產生的阻力。這樣一來,它們那魚雷型的魚身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水流,進而減少游動時的體力消耗。
.
6.巨頭鯨
它們跳躍時的速度可達到47英里每小時,真正讓人震驚的是,它們可以在三千英尺的深海中突然全速追捕獵物。來自內特利費語言大學的研究學者給23頭短鰭巨頭鯨安上吸盤監視器觀察它們在深海的一舉一動。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些巨頭鯨就像一頭獵豹。研究人員記錄顯示是平均游速可達每秒19.2英尺,但是在巨頭鯨在到達它能夠潛到的最深的地方之前速度已經達到了28.8英尺每秒。雖然這驚人的速度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不管怎么說,巨頭鯨真的太神奇了。
5.灰鯖鯊
灰鯖鯊和體積偏大的大白鯊有點像,雖然更適應在冷水里生存,但是各個海域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阴涻徥巧詈I铮矚g在沒有阻力的海洋深處任意游動。它們能以35英里每小時的速度,只用一個月游完1000英里的遷徙距離。但是當它們捕食或是感覺受到威脅的時候,它們的游速可以超過60英里每小時。它們對自己的食物倒不是特別挑剔,但似乎偏向集群魚類一點——金槍魚,箭魚或是青魚。
繼承了白堊紀海洋巨型生物的特點——灰鯖鯊最重可達到5000磅左右,身上帶著成功進化的印記。緊湊,流線型的體型滿足對速度的需求;阴涻彽难劬Ρ乳L鰭變異生物的眼睛還大,因此它們成為了海洋中捕食成功率非常高的捕獵者。另一個和大白鯊都有的進化特征便是體內的吸熱循環系統——也就是說它們是溫血動物。因此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能夠散熱保持身體的恒定溫度。雖然世界上有很多魚都擁有這樣的本事,但這個特點讓這些海里的終極捕食者變得愈趨完美。
4.骨魚
在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里都能發現骨魚。它身上有許多細密的骨頭,因此得名,但是它也是世界上游得最快的淺底魚之一。不像其它游得更快的小伙伴,比如金槍魚和鯖魚這樣的上層魚類,骨魚在漲潮時鉆進泥灘覓食,氣囊讓它在找食物的路途上呼吸得更輕松。它們喜歡吃甲殼類動物和其他生活在水下12英尺以內的生物,進食時它們會用有力的牙齒咬碎獵物。只有19年壽命的骨魚是鯊魚和梭魚最愛的零食。因此它們必須要速度很快才能躲過獵捕。骨魚可以長時間保持4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游動。另外魚群很小——任何時候都只有100條魚聚集在一起,每條魚之間都保持恒定的距離。
3.梭魚
梭魚通常被稱為國王魚或火樹,這種魚相當卑鄙下流。它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最熟練的捕食者之一。梭魚最高時速可達47英里。當配上它獨一無二又不可預知的猛沖時,對其他魚是一種災難,但對釣魚愛好者來說是一項令人愉快的的運動。雖然它們生活在深海和遠洋之中,但是在珊瑚礁自己家里時也是十分安靜的。
在熱帶地區,帶裝備潛水的朋友們常常要警惕這些不友好的魚。它們沒有攻擊人類的習慣,但如果它們感到有危險就會變得很有攻擊性。梭魚在珊瑚礁中捕食時,會隱藏在涌流中,搜尋獵物,但是外表看起來卻像正在休息。它們的飲食十分多樣,吃深海中的生物和魷魚,幾乎沒有天敵。但是偶爾也會淪為某些鯊魚和大型食肉魚的盤中餐。
2.旗魚
它們的平均體重可達1200磅,身長達14英尺。在眾多旗魚變種中,屬太平洋(Pacific)海域的旗魚體積最大。當然,多年來的過度垂釣導致平均被捕撈到的旗魚尺寸大大縮減,體重不到200磅,也鮮有超過6英尺長的。除了人類的捕撈,它們不時會遭到虎鯨和鯊魚的獵殺。體型碩大的金槍魚有時也會將它們的幼魚和個別“小個子”侵吞入腹。
然而,即使捕撈旗魚會被處以嚴厲的罰款,它們仍是垂釣運動中的一大吸睛亮點。據記錄顯示,它們在水中跳躍的時速可達50英里,游泳時速可保持在60英里。與長嘴魚族群一樣,旗魚也偏愛開闊的水域,冬季會洄游至氣候相對溫暖的水域。與馬林魚有所不同的是,它們會對獵物窮追不舍,為了捕獵可跳躍2000英尺。比起用尖長嘴刺穿獵物,它們更愛用此利器把獵物敲死。
1.馬林魚
藍槍魚(俗稱藍色馬林魚)生活在大西洋(Atlantic)海域,它可能是這片海域的所有物種中最出名的魚類。它們中的幾個已囊括了全世界范圍內所有的長嘴魚品種。馬林魚有著可以刺穿獵物的尖長嘴,背鰭壯碩有力,前行時狀如船帆。它們與鱒魚是近親,曾經也活躍于淡水域或江河入?谥。藍槍魚和體積更大的黑槍魚可能是目前長嘴魚族群中最龐大的兩大家族。成年藍槍魚長度可達7英尺,體重可達260磅。黑槍魚長度可達16英尺,體重可達1500磅。兩大族群的平均游泳時速約為68英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62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