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利用“火星快車”探測器的觀測數據繪制了擁有驚人細節的3D彩色火星地圖,展現遭侵蝕的蒂尤谷壯觀的地質結構?茖W家表示蒂尤谷由古代流經這一區域的能量巨大的洪水沖刷而成。
3D彩色火星地圖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公布。利用“火星快車”搭載的高分辨率立體照相機獲取的圖像數據,科學家創制了數字地形模型,而后繪制出地圖。地圖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地貌的海拔高度。地圖所用的照片由“火星快車”環繞火星飛行10周過程中拍攝,覆蓋大約235英里(約合378公里)的地表區域。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表示:“蒂尤谷位于火星高原北部,深度在1500至2000米之間。地圖顯示蒂尤谷由洪水沖刷形成。谷底的撞擊坑形成了令人吃驚的洼地,在洪水退卻后出現,否則的話,這些撞擊坑內會含有大量沉積物。”3D地圖由柏林自由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繪制。
火星表面存在大量山谷,被稱之為“溢流渠道”,蒂尤谷便是其中之一。它從火星高地中部延伸數百英里,進入北部低地平原。這些山谷的主要特征包括水流沖刷形成的結構、流線形孤丘和隕坑,說明一度有洪水經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777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