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矮星輻射想像圖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愛爾蘭國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格萊格?哈里南等人日前宣布,一向被認為是“默默無聞”的褐矮星其實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安分”。他們的研究顯示,褐矮星也有可能成為一種全新類型的周期性脈沖射電源。
在大約四十年前才被首次發現的脈沖射電源長期以來一直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不已。這類天體通常都是一些旋轉速度非常快的中子星,它們會周期性的釋放出高強度的無線電輻射。
然而奇怪的是,哈里南等人記錄到的強脈沖輻射卻是來自三顆褐矮星--它們與傳統意義上的脈沖射電源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在天文學家看來,它們甚至根本進入不了恒星的行列。
通過利用VLA射電天文望遠鏡對TVLM 513號褐矮星進行的持續研究,愛爾蘭的天文學家們成功記錄到了其產生的強烈無線電輻射噴發--周期為1.96個小時。種種跡象表明,該褐矮星自身的快速旋轉是導致其周期性輻射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效應在其他兩種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一種是該褐矮星與另外一顆大小相當的褐矮星組成了雙星系統;另一種則是有一顆行星在圍繞其旋轉。不過,這兩種可能均已被哈里南等人的觀測所否定。
遺憾的是,準確地說,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確定在這類可產生周期輻射的褐矮星上到底發生著什么:它們產生的無線電輻射的強度明顯低于傳統的脈沖射電源。
天文學家們計劃在近期著手尋找其他會產生周期性無線電輻射的褐矮星,以最終確定宇宙中這類天體的大概數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8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