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世紀謎團 通古斯大爆炸事件至今無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國外媒體報道,1908年6月30日,俄國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突然發生一次嚴重的爆炸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

  后來第一位抵達現場開展考察的科學家猜想這應當是一次隕星撞擊事件,但是意外的是他沒有在現場找到任何與隕星有關的線索。

  由于沒有找到隕星碎塊,很多科學家們開始轉而認為這一撞擊體可能是一顆彗星。由于彗星本身基本上就是一團“臟雪球”,因此在爆炸融化之后不會留下更多的痕跡。

通古斯爆炸可能的確是一次由于隕星撞擊而引起的爆炸事件

  但是現在,在時隔105年之后的今天,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顯示,通古斯爆炸可能的確是一次由于隕星撞擊而引起的爆炸事件。一個由來自烏克蘭,德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組已經在當地發現了顯微級別的相關碎屑痕跡。

通古斯大爆炸后的森林

  科學界花費這么長的時間才得到答案,這本身便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科學的局限性,以及科學家們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前推動著科學的發展。

  大火球

  最初的一些線索來自當年通古斯大爆炸的目擊者,他們的敘述描繪出了整個故事的部分圖景。我們大致可以想象當時發生的情景: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然后是一股強烈的熱浪,席卷一切,緊接著是一陣猛烈的沖擊波,巨大的氣浪將人們掀翻在地,爆炸點周圍的大片森林則被夷為平地。在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了爆炸發生后的詭異情景——所有倒下的樹木都筆直地指向爆炸中心點。

  然而由于無法在現場找到任何隕星碎片,科學界們對于爆炸的發生原因存在爭議。這次神秘的爆炸事件激發了很多科幻作家的靈感,并讓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論。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卻一直都沒有答案,那就是:那爆炸物到底是什么?

  一顆彗星在撞擊發生時會蒸發殆盡,這一點的確可以解釋在現場找不到任何線索的現象。但是一篇發表在《行星與空間科學》雜志上的文章首次給出證據,證明這次撞擊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確是一顆隕星而不是彗星。研究組在現場采集了年代學數據表示屬于那個不同尋常夏天的泥炭樣品(即半腐爛的植物)帶回進行了分析。

契科湖,這個湖被認為是通古斯大爆炸濺起的隕石碎塊撞擊形成的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的維克多·卡斯尼塔亞(Victor Kvasnytsya)和他的同事們使用最新的成像和光譜分析技術在這些樣品中找到了一些特殊的物質——鉆石,六方碳以及石墨。

通古斯大爆炸遺跡

  尤其是六方碳,它被認為是富碳礦物遭受突如其來的爆炸沖擊時產生的,如隕星撞擊時的情形。分析還顯示在六方碳物質的內部還含有更加細小的包裹體,其成分主要是黃鐵礦,鐵鎳合金,隕硫鐵及鎳紋石,這些都是小天體,如隕星所具有的特征礦物。

  而這些具體的礦物組成細節則明確指向了隕星來源。這些礦物組成情況與當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巴林杰隕石坑內發現的撞擊礦物組成是幾乎相同的。

  這些證據指向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通古斯大爆炸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估算,通古斯大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500萬噸TNT炸藥當量,這相當于當年投擲在日本廣島原子彈威力的數百倍。

  當這顆隕星以一定角度沖入地球大氣時發生解體,因此僅有很少一部分物質抵達地表。這就是為什么最終我們只在西伯利亞的泥炭沼澤里找到了這些極細微的遺跡。

  2013年隕星撞擊

  說到發生在俄羅斯的隕星撞擊,我們就不能不說一下今年發生在車里雅賓斯克的隕星墜落事件,并將兩者進行對比。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俄羅斯隕星墜落事件

  盡管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隕星墜落事件規模遠遠不能與通古斯大爆炸相比,但兩者在本質上是相似的:一次低角度的大氣切入導致隕星體的解體,將大量細碎碎片灑落在廣袤的歐亞大陸上。

大量車載攝像機都記錄下了當時這個火球的大小以及在天空中的移動軌跡

  在那次事件中有超過1000人受傷,其中的很多人是受到天空中大火球的吸引而來到窗邊觀看,并隨后被沖擊波擊碎的玻璃碎片割傷。此次隕星墜落產生的低頻振動整整圍繞地球傳播了兩圈。

  而由于當時的技術和政治環境,通古斯大爆炸發生之后整整19年,沒有任何考察隊前往現場勘查。而相比之下,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的發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報道。

  而大量車載攝像機都記錄下了當時這個火球的大小以及在天空中的移動軌跡,而閉路電視網則提供了可靠的角度標定。根據這些信息,天文學家們已經可以確定其來源以及大致的原始大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4386.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