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10月21日消息,動物也會發生基因突變,整個樣子都變的非常奇怪。這些動物可能是不正常的怪物,也可能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亞種。下面盤點了基因突變導致顏色變異的十大動物,一起看看吧!
1、白象
白象患有白化病,但是除了這個名字,它們不是白色的。白象是粉色或者紅棕色的,亞洲象發生的這種變異比非洲象更加普遍。在亞洲國家,比如緬甸和泰國,傳統認為白象是神圣的,不能用來做任何工作。人們相信看見白象標志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領導統治有方,國家有福。英語中的“white elephant”指中看不中用、沒價值的東西,白象也是這句熟語的來源。據說暹羅(今天的泰國)國王過去常常將白象作為“禮物”送給任何他們想懲罰的人。
2、塞內加白鹿
紐約塞內加的軍隊補給站曾是二戰和海灣戰爭的武器儲備地,直到2000年停止使用。1941年幾只白色的鹿拔腿逃跑時被困在補給站的圍墻內。多虧警察的努力,捕獵受到限制,現在這里大約生活著800頭鹿,其中白鹿占25%--是世界上一個獨立環境中基因變異動物數量最多的。塞內加白鹿沒有形成一個單獨的種類。它們是北美棕色白尾鹿的變種。這些白鹿的毛發不含色素,但是眼睛與其他鹿一樣是棕色。這種變異沒有白化病那樣極端,白化會讓鹿的眼睛變為粉紅色。
3、粉紅色巨型蛞蝓
一群科學研究者在迷霧蒙蒙的MountKaputar國家公園發現了這么一個神奇的生物。它有20厘米長,是一種巨型的蛞蝓,它全身粉紅且能發出熒光,是肉食動物,專吃蝸牛為生。公園管理員說:這些東西一般晚上出來,有時候上百,趴在苔蘚上面,看上去極為不真實。當地人又時候會報道看見這種神奇的生物,但只有最近它才被確認為是蛞蝓。但奇怪的是,正常蛞蝓的顏色多是灰色,和蝸牛的顏色差不多,但是這次發現的確實粉紅色,實在是不多見。
4、半色的美國大蝦
美國大龍蝦(也叫緬因大龍蝦)一般是棕色的,煮過之后變為橘黃色。2006年7月,緬因州出現一只看起來“半生半熟”的大龍蝦,它右半部分是斑駁的棕色,左半部分是橘黃色。美國大龍蝦外殼的顏色由黃色、紅色和藍色色素混合而成。這一只有一半外殼因缺少藍色色素而呈現橘黃色,另一半不受影響,因為美國大龍蝦身體兩邊是獨立生長的。兩邊顏色不一樣的大龍蝦的確很罕見--幾率大概為五千萬分之一。
5、白化的東部灰袋鼠
東部灰袋鼠是袋鼠的一大種類。它們身高可達210厘米(7英尺),體重可達54千克(119磅);一步可躍出8米(28英尺)遠,1.8米(6英尺)高,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6千米(35英里)。在野外很難見到白化袋鼠,但是堪培拉西南部的納瑪吉國家公園(Namadgi National Park)出現過一只。游客相信它是雌性的,叫它“瑞妮”(Renee)。與其他灰色袋鼠不同,瑞妮全身雪白,眼睛呈粉紅色。野生動物專家認為,患白化病的袋鼠在野外存活的幾率比較低,因為它們很容易成為野狗和狐貍的獵物。它們也更容易患皮膚癌,更容易被烈日灼傷,而且很可能在視覺和聽力上也有障礙。
6、金紋斑馬
黑色素太多讓斑馬的條紋過大,黑色素太少則讓黑色條紋轉而變成了金色。你也許在網上看過夏威夷斑馬佐伊(Zoe)的照片,它的條紋是淺淺的橘黃色。這些照片被處理過,但它真實的樣子仍然很驚人。因為缺乏黑色素,佐伊有金色的條紋和藍色的眼睛——基因紊亂的表現。它體內缺乏酪氨酸酶,這種酶能通過氧化產生動植物體內的黑色素。
7、白色烏鴉
俗話說:“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們經?吹降臑貘f,都有一身烏黑的羽毛,所以我們習慣性的認為,世界上的烏鴉都是黑色的。其實不然,1987年5月25日,一個日本人在外出散步時,在路旁的草叢中發現了一只白烏鴉,他捉住了它并把它帶回家。這只烏鴉的體型和人們通常所見的黑烏鴉沒什么兩樣,只是它全身羽毛雪白,眼睛、嘴和兩只爪子均呈粉紅色,樣子非?蓯,這可能是由于它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而造成的。
8、維納斯花斑貓
維納斯是一只花斑貓,它有一半臉是黑色,另一半是橙色,看上去像一只虎斑貓。黑色臉一邊的眼睛是綠色,橙色臉一邊的眼睛卻是藍色。沒人知道它怎么是這樣的,但是很多人認為它是一只喀邁拉?~拉貓是由子宮里的兩個胚胎融合形成的,這樣的貓兒其實很常見。實際上,大多數喀邁拉是雄性花斑貓,雌性的要少很多。
9、大熊貓只有一個亞種,就是棕色大熊貓。它們也被叫做秦嶺大熊貓,因為生活在秦嶺大山里。普通熊貓皮毛上呈現黑色的地方,秦嶺熊貓則呈現深棕褐色,白色的地方呈現淺褐色。科學家說這些顏色異常的熊貓很可能是正常大熊貓經過多次近親繁殖產生的。1985年就有人看見過棕色熊貓,但直到2005年科學家才將它們單獨列為一個亞種。人們對秦嶺大熊貓的數量有各種不同的揣測。可能山里面藏著幾百只,但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實際只見過5只。
10、黑色企鵝
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7種不同類別的企鵝,它們的外貌差別很大。企鵝的一般形象是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但是個別企鵝可能羽冠顏色比較鮮艷,或者有橙色的喙、白色的腳掌,抑或有亮黃的眼睛。有的企鵝就是黑色的,前前后后全身都是黑色。2010年《國家地理》一位攝影師看見了一只這樣的企鵝,一位鳥類學家把這稱為“兆分之一的突變概率”。這只企鵝患有黑色素沉著病——過量產生黑色素,即染黑皮膚的色素太多。比起黑色素過量,鳥類當中黑色素不足的問題更為常見,而企鵝黑色素過量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1183.html
相關閱讀:
盤點- 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 舟山眼鏡蛇或將消失
石楠花聞起來有“生命的味道”,為什么很多學校種石楠花?
黎巴嫩一只牡蠣內發現26顆珍珠
懶蜘蛛從小螞蟻嘴里搶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