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科學家發現巨大的恒星潮汐流和“幽靈”星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圖中所示為科學家獲得的恒星潮汐流環繞螺旋星系NGC5907的照片

網易探索4月18日訊,近日科學家們在2個螺旋星系附近發現了由暗物質構成的巨大的恒星潮汐流和“幽靈”星系。被發現的恒星潮汐流是由一些恒星殘骸和暗物質構成,而“幽靈星系”是一個像“幽靈”一樣很難被捕捉到蹤跡的“吞噬者”星系,它不僅體積巨大,構成也很復雜。此外,科學家們還首次獲得了清晰的恒星潮汐流的圖片,而且還印證了著名的宇宙冷暗物質模型(cold dark matter model of cosmology)理論。該理論認為,螺旋星系巨大而復雜的螺旋形狀是由許多小一些的塊狀恒星系形成的。

據科學家介紹,這些構成恒星潮汐流的恒星殘骸和暗物質是在矮衛星星系群(dwarf satellite galaxies)毀滅后形成的,而這發生在至少40億年以前。

而發現的這些恒星殘骸(即恒星潮汐流)目前正環繞著一個螺旋星系NGC 5907星系運動,螺旋星系NGC 5907星系距離地球大約4000萬光年。

來自西班牙卡納利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專家大衛?馬蒂內表示,這次的發現為人類帶來了全新的啟示,同時這個天文現象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來進行研究,有助我們了解像我們這樣的星系在其“生命”旅程最后的階段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和星系生命最后階段形成的過程。

馬蒂內還表示,科研人員目前很難能夠探測到被發現的“幽靈星系”,它們的密度十分低,就好像是星系的“幽靈”一樣飄忽不定。

工作人員是在另一個螺旋星系大熊座星群(另一個螺旋星系NGC 4013星系)中發現了另一個環狀形態、形狀苗條的“幽靈星系”,它距離地球約5000萬光年左右。這個“幽靈”星系由中心向外延伸出大約8萬光年的距離,其內部則由貧金屬恒星群構成。雖然科學家們目前還無法搞清楚它的確切幾何構型和圖片,但專家認為,這個環形幽靈星系所呈現的確切形狀應該與麒麟潮汐流極為相似,而麒麟潮汐流環繞著銀河系,是在30億年前的矮星系毀滅過程中形成。

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喬治?珀爾?阿魯比爾(Jorge Pe arrubia)表示,“這一發現將有助于科學家將目前最為神秘、具有極大爭議的暗物質(dark matter)研究清楚。”(和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408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