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科學家捕捉到千萬光年外“恒星死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據國外媒體報道,宇宙中的白矮星被認為是低質量恒星演化的產物,一些白矮星會演變成Ia型超新星,現在天文學家首次證明白矮星被重新“點燃”,并發生了爆發,放射性元素通過該過程產生了獨特的伽瑪射線。

  科學家認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捕捉到類似的現象,宇宙中出現這樣現象還是非常罕見。

  白矮星相當于1.4倍的太陽質量“擠入”地球差不多大的空間內,本次觀測到的白矮星爆發來自歐洲空間局的伽瑪射線天文臺,科學家將這一過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白矮星重新被“點燃”,第二個過程是超新星爆發。根據觀測數據,歐洲空間局科學家認為目前有確鑿的證據顯示白矮星內部發生熱核反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白矮星被重新“點燃”,并發生了爆發

  來自莫斯科太空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科學家認為我們等待這一發現已經超過了十多年,盡管Ia型超新星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平均每個星系出現Ia型超新星爆發事件仍然較少,根據科學家的估計,Ia型超新星出現一次大約相隔數百年的時間,因此我們從發現Ia型超新星跡象到確認爆發都需要一定的運氣。

白矮星被引爆

  2014年1月21日,倫敦大學學生米爾·希爾在M82星系附近觀測到這顆超新星,隨后被命名為SN2014J,根據Ia型超新星的爆發模型,碳和氧元素將促進核反應的發生,并很快形成鎳元素,進而迅速衰變成放射性鈷,最后可得到較為穩定的鐵。

  SN2014J超新星距離地球大約1150萬光年,也是最近幾十年發現的超新星之一,科學家通過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余波評估其規模。科學家認為在超新星爆發后的50天左右,可以觀測到比較明顯的碎片結構,此時也可以開展細節的調查,比如白矮星是如何被引爆的。

  科學家發現在爆發后的15天就出現了放射性鎳衰變,并釋放出了伽瑪射線,這個結果令科學家感到驚訝,因為此前我們對Ia型超新星的研究表明,爆發產生的碎片會非常致密,以至于來自放射性鎳衰變的伽瑪射線會被“掩蓋”。當我們探測到這些驚人的信號時,甚至認為這可能是錯誤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408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