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寒未供暖之時,最難將息。
北方已經進入深秋,氣溫直逼0度,可大多地區暖氣還沒來。在這段最難熬的日子里,勤勞智慧的人們紛紛祭出取暖法寶--空調、電暖器、電熱毯、暖水袋,還有,暖寶寶。
暖寶寶的發明可謂女性的福音,它小巧輕便、發熱持久,可以讓愛美的妹子們不用過早裹得里三層外三層,讓痛經的妹子們擁有男朋友給不了的溫暖。可是,最近我們后臺收到了很多妹子的留言,向我們求證一個關于暖寶寶的傳聞--暖寶寶有輻射,能導致不孕?!
剛看到這個傳聞時,小編覺得這是個明顯的謠言,并不打算理會。但后來咨詢的妹子越來越多,小編才意識到,對于暖寶寶不通電就能自行發熱,還能保持十幾個小時的“神奇”功能,大家還不太了解,于是產生了疑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暖寶寶到底有沒有輻射?
暖寶寶的發熱原理
小編特意從超市買了一包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大品牌暖寶寶,它包裝上的原材料包括以下幾種:
鐵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樹脂、食鹽。
為了證實包裝所言非虛,我們把一個暖寶寶暴力拆開了(本操作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請勿在家嘗試)。拆開之后是這樣子的:
黑色的粉末主要是鐵粉和活性炭。
發熱原理是:原料中的水儲存在活性炭中,和其他原料一起密封在包裝里。打開包裝后,空氣進入,空氣中的氧氣和鐵粉、水發生氧化作用變為氫氧化鐵,在食鹽的催化下放出熱量。氫氧化鐵又是不穩定的,會變為氧化鐵和水,這些水再被吸水性樹脂吸收。
而暖寶寶之所以能夠緩慢、持續地發熱,靠的是內包裝的無紡布透氣膜和原料中的蛭石。無紡布透氣膜可以讓空氣緩慢地進入,氧化反應不會發生得太迅速;蛭石則是非常好的保溫材料,能讓熱量緩慢散發。經我們拆開內包裝后,鐵粉迅速氧化,馬上變得很燙。
以上就是暖寶寶的發熱原理,其實它很簡單,主要用到的都是高中化學知識。在這些過程中,不會有任何輻射產生。為了讓大家放心,小編特意抓了一把原料捧在手心里:
原料中唯一可能有安全隱患的,是鐵粉。一些小作坊生產的劣質暖寶寶,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使用工業廢料鐵粉,這樣就可能帶來輻射等風險。
所以,買暖寶寶還是應該選正規渠道的正牌產品。不過,買啥都應該是這個原則吧。
你真正需要注意的暖寶寶安全問題
1 燙傷
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隨著溫度的升高,損傷也相應加重。
低溫燙傷熱源溫度雖然不是很高,但如果接觸時間長,熱能可以從表層向深部組織傳導,造成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的損害。
暖寶寶發熱時,溫度最高可以超過60度,如果長時間接觸,就容易發生低溫燙傷。
所以,不應該在睡覺時使用暖寶寶,也不能與電熱毯等近距離取暖設備同時使用。
相關閱讀:冬天用電熱毯、熱水袋會燙傷嗎?
2 過敏
暖寶寶要貼在衣物上,因此會有黏膠。如果直接接觸皮膚,可能會造成過敏。
所以暖寶寶一定要避免直接貼在皮膚上,最好貼在外套內側。如下圖:
3 孕婦、嬰幼兒禁止使用
孕婦使用暖寶寶,尤其在子宮附近使用,可能會引發宮縮,導致早產、流產等。
嬰幼兒對溫度感覺不靈敏,且皮膚嬌嫩,更容易燙傷。
相關閱讀:天冷孕媽媽能用暖寶寶嗎?
4 其他注意事項
對于痛經、關節炎的患者,暖寶寶可以減輕低溫帶來的不適,但沒有治療作用。
糖尿病患者和有血液循環疾病的患者,使用暖寶寶前應該先咨詢醫生。
使用暖寶寶不代表你在冬天可以少穿衣服。
如何正確看待輻射
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一涉及到輻射,我們就會很緊張。為什么我們談輻射色變?因為一提到“輻射”這個詞,就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個詞--“致癌”。
確實有些輻射能致癌,比如核輻射。我們能想到的那些恐怖的輻射致癌事件,大多是核輻射造成的。
除核輻射外,還有另一種輻射--電磁輻射。它廣泛存在于大自然和生活中,只要有電磁場,就存在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的致癌作用與其能量有關,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大,越容易致癌。電磁輻射中的電離輻射就屬于這一類,它能量較高,可以使物質發生電力現象。
在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致癌物評級中,電離輻射被列為一級,即確定致癌。它包含的種類很多,大多用于工業、醫療、實驗等,我們最熟悉的電離輻射,是X射線,即醫院的X光、CT等。而生活中常見的手機、微波爐、電腦等輻射,屬于電磁輻射中的非電離輻射。這類輻射被IARC評為2B級--或許能夠致癌。意思是有一些研究發現它和癌癥有一定關聯,但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其能夠致癌。我們在生活中無需擔心這些電磁輻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65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