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8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環繞紅矮星的數百億顆行星可能包含著液態水,從而顯著增強地球之外其他星體潛在發現生命跡象的可能性。
環繞紅矮星的數百億顆行星可能包含著液態水
紅矮星是比太陽較昏暗、寒冷且質量較小的恒星,這些恒星的壽命比太陽等G類型恒星更長,在銀河系內占據80%的恒星數量。紅矮星通常并未被認為是擁有宜居行星的可行性候選者,但由于紅矮星質量較小,且較昏暗,環繞該恒星的宜居區域(表面保持液態水的環繞行星)非常接近它們。美國資深天文學家塞斯-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說:“宜居地帶非常小,因此人們真實發現與恒星保持適當距離潛在孕育生命的任何行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目前基于歐洲宇航局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儀的數據分析顯示,基于102顆紅矮星樣本,可評估41%的昏暗恒星可能潛藏著宜居行星。肖斯塔克表示:“宜居行星的數量可增加8-10倍。”
科學家對于環繞紅矮星的行星較多顧忌的一點是輻射量,一顆紅矮星的宜居區域通常比太陽系中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更近,因此當紅矮星釋放風暴時,行星將接收較強的沖擊波粒子。肖斯塔克說:“從本質上講,紅矮星系統內的行星表面將接收到較強的輻射,這對于生命體是致命的。”然而,如果一顆系外行星擁有磁場,它將具有一定的保護性。因此,在海洋之下生命體能夠進化形成,受海水的保護可屏蔽隔離大量的輻射。
另一個問題是緊密束縛在主恒星的行星存在著一種現象——“潮汐鎖定”。行星的一側永久性朝向恒星,持續接收熱量。但這并不是迄今所考慮的最嚴重問題。首先,過去幾年里通過研究已證實其他一些行星的引力作用可減緩主恒星對某行星的潮汐鎖定束縛性,從而避免某顆行星處于完全束縛狀態。此外,如果一顆行星擁有大氣層,則可能擁有風流,從而移動熾熱大氣層至光線昏暗的一側,移動寒冷大氣層至陽光照射的一側。
肖斯塔克說:“毫無問題地,如果某顆行星一側過于寒冷,而另一側過于熾熱,在它們的交界處可能存在著宜居區域,適宜任何生命建造它們的棲息地。”即使存在著一些挑戰,但數以百億計的宜居行星將顯著提高發現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51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