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洞撕裂恒星
恒星氣體對黑洞來講并不能提供完全的食物養料,黑洞需要尋求完整的宇宙物質作為食物。如圖所示,這是距離地球7億光年之遙的RX J1242-11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曾將一顆太陽大小的恒星撕裂?茖W家指出,黑洞的重心牽引力使得這顆恒星延伸,實際上只有大約百分之一的恒星被黑洞所吞噬。
2.恒星的劇痛死亡——超新星爆炸
德國天文學家觀測發現一種新恒星比其他夜空的任何恒星都明亮,經過研究,科學家才清楚這種恒星處于暴躁的劇痛死亡,并將其稱為“超新星”。如圖所示,這張圖片基于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從而揭示仙后座A超新星是以相同的形式的產生爆炸,當它們進入太空時仍保留其外層。
3.熱核恒星爆炸
一顆恒星是太陽體積的150倍,它在遙遠星系演變成為超新星,科學家認為它的爆炸可能性是超大質量恒星的兩倍,并且更接近地球。此外,超新星是迄今所觀測到擁有更強大能量和最明亮的星體。此類超大質量恒星能以巨熱核恒星炸彈的形式變成超新星,這項發現暗示著在銀河系內類似的恒星——伊塔星將最終遭遇類似的命運?茖W家稱,超新星爆炸事件非常明亮,觀測者能夠較早期地在夜晚觀測到超新星釋放出的光亮。如圖所示,這是超新星SN 2006gy的爆炸過程。
4.恒星爆炸釋放伽馬射線流
天文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雨燕”人造衛星記錄了距離地球75億光年星系中一顆恒星的爆炸,稱此次爆炸為“伽馬射線爆”。他們通過全球范圍內的地面和太空基礎的望遠鏡進行了觀測,相應的觀測數據成功地描述出天文學家對伽馬射線爆的最佳觀測圖像,并顯示出該恒星釋放的最接近地球的噴射流路線。如圖所示,這是近距離觀測到的伽馬射線爆。
5.黑洞吞并共同恒星的氣體
如圖所示,一個超大黑洞的形成源自垂死的恒星,該黑洞正在吞噬著垂死恒星另一顆共生恒星所釋放的氣體,黑洞能夠吸食范圍之內的所有宇宙物質和光線?茖W家發現了黑洞存在的證據,垂死恒星的共生恒星旋轉出現異常,逐漸加熱并釋放X射線。
6.星系黑洞噴射出的電子流
如圖所示,人馬座A星系中心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電子流與無線電、X射線和可見光結合在一起,該星系距離地球大約0.13億光年。星系內的黑洞質量相當于太陽的1億倍,該電子流被吞入超大質量黑洞之中,電子流需要傳播0.5光年。當電子流猛烈撞擊在周邊的氣體上,就會形成一股沖擊波,在圖示右下側正是沖擊波噴射出的藍色X射線。
7.哈勃天文望遠鏡拍攝到星系碰撞
天文學家認為20億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進行合并,并吞噬銀河系全部的星體。為了研究這樣的碰撞將發生什么,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天文望遠鏡觀測一系列星系碰撞,從中獲悉星系的重心牽引力是如何彼此牽引發生作用,沿著這種方式形成恒星爆炸,從而鑒別星系的存在方式。如圖所示,這是科學家模擬的仙女座星系恒星爆的過程。
8.星系碰撞顯示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一向被認為是一種神秘且無形的宇宙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在宇宙中占主要成份,當天文學家觀測兩個超大星系簇發生碰撞時可揭示暗物質的存在。這項觀測基于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天文望遠鏡,顯示出星系碰撞如何從普遍宇宙物質中分離出暗物質。如圖所示,粉紅物質是星系碰撞出現的普通物質,而藍色物質則是暗物質。
9.“星系高速路”的連環碰撞
如圖所示,呈現的是星系高速路的連環碰撞事件,圖片揭示4個隔離星系簇之間沿著一條0.13億光年長的星系高速路出現的壯觀碰撞,在這個星系高速路上充滿著星系、氣體和暗物質。當星系彼此之間發生作用,就會釋放出熱量,在最高的溫度條件下發生星系連環式碰撞。
10.彗星碰撞使木星出現“黑眼圈”
一個巨大的太空星體碰撞木星,在木星表面形成一個太平洋大小的“黑眼圈”,從而暗示著宇宙中存在著“暴力事件”?茖W家分析稱,木星表面出現的黑眼圈很可能是由一顆未探測到的彗星碰撞造成的,提示許多天文學家未來有一日可能出現類似的碰撞事件,足以對地球構成致命的毀滅,使人類重蹈恐龍滅絕之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2517.html
相關閱讀:
神秘M106星系釋放微波輻射 距地2000萬光年
蟲洞新理論 脈沖方式實現信息傳輸
物種滅絕 巨型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向地球
黑洞會撕扯靠近的人類?黑洞威力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