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推測在太陽系最外層存在未被發現的大質量冰封天體
尋找“行星X”的計劃開始于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爵士在研究金牛座恒星時注意到模糊不清的情況,幾天后似乎又移動了位置,他得出結論稱這是一顆彗星,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天體實際上是天王星,是太陽系第七大行星,位于土星軌道之外。對天王星軌道的詳細觀測發現其似乎受到另一個更加遙遠天體引力的影響,因此數學家通過研究數據預測了第八顆行星的位置,盡管還未觀測到它的存在。1846年,科學家宣布了海王星被正式得到觀測確認。
天文學家使用相同的技術來研究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特征,顯示這兩顆行星都受到另一個不明物體的引力作用,基于這個線索科學家們開始尋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美國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Lowell)確認了可能的候選天體,在洛厄爾去世后的1930年,在洛厄爾天文臺工作的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確認了冥王星的存在,此后該行星成為太陽系行星系統的最后一位成員,但目前已經被降級為矮行星行列。
到了1978年,科學家發現冥王星的衛星卡戎,由此導致了對“行星X”的重新辯論,通過精確測量卡戎的軌道參數,研究人員推測了冥王星的質量。最終計算顯示第九大行星不可能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構成影響。1977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旅行者系列行星際探測器,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掠海王星時發現其質量比原先認為的要小,這再一次點燃了科學家對“行星X”的興趣,并推測太陽系最外層軌道上存在“冰巨人”行星,但后來發現X行星或是個神話。
科學家估計在超出冥王星軌道外存在數百萬計的冰封天體,但在距離太陽48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上空間巖石的數量呈現急劇下滑的趨勢,該現象被稱為“柯伊伯懸崖”之謎,有研究稱在X行星引力的作用下,使得柯伊伯帶小天體數量出現急劇下降,或許這里是我們太陽系的邊緣,或許也不是。另一方面,美國宇航局旅行者系列探測器和先驅者系列探測器都往不同方向飛出太陽系,并未探測到任何大質量天體。
雖然太陽系外圍空間是巨大的,但是探測器應該是不可能抵達一個未曾發現的太陽系空間。此外,陸基觀測站和空間望遠鏡,比如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也會察覺到微小的證據?傊栂低鈬欠襁有大質量行星尚不確定,除非我們揭開“柯伊伯懸崖”之謎,不然行星X的幽靈依然非常誘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65907.html
相關閱讀:
哈勃望遠鏡首次觀察到185億光年外遙遠黑洞塵埃盤
超大黑洞噴射物質流 速度高達光速的三分之一
銀河系中心發現巨型氣體云團或將墜入黑洞
星系內星爆釋放“超級風” 風速達每秒數千公里
研究發現地球能夠產生太陽風
超大黑洞噴射物質流 速度高達光速的三分之一
銀河系中心發現巨型氣體云團或將墜入黑洞
星系內星爆釋放“超級風” 風速達每秒數千公里
研究發現地球能夠產生太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