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冰凍物質和塵埃的凝結物,更像是一堆如一座小城大小的臟冰。彗星和其他行星一樣繞太陽公轉,但其路徑更長更夸張。當它靠近太陽時即為可見。
太陽的熱使彗星物質蒸發,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于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下面我們就來細數十大著名的彗星!
1、【威斯特彗星】--------號稱至今發現的最漂亮的彗星威斯特彗星,為一顆非周期彗星,被認為是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歐洲南天天文臺的丹麥天文學家李察·M·威斯特(Richard M. West)于1975年11月5日在經過曝光后的底片上首度發現威斯特彗星,后來又于1975年8月所攝得的底片上發現了它的蹤跡。
威斯特彗星有時也被稱為大彗星。 威斯特彗星于1976年2月25日通過近日點,最大亮度達到了-3等,甚至在白天也能以肉眼觀測到,彗尾呈現扇形,其中帶著淡紅色的塵埃尾長度達到30~35度。
經過觀測發現,1975年3月5日時威斯特彗星的彗核分裂成2塊,經過幾天后,于1975年3月10日至11日彗核又進一步分裂為4塊。3月中旬,亮度2等,彗尾長10度。月底亮度4等,彗尾長5度。1976年4月中旬后,人們無法再以肉眼觀測到威斯特彗星。
2、【哈雷彗星】--------首屈一指,當之無愧的最著名的短周期彗星
正式的名稱是(1P/Halleyb)是最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或76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能以裸眼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至少在西元前240,或許在更早的西元前466年,哈雷彗星返回內太陽系就已經被天文學家觀測和記錄到。
在中國、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并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這顆彗星的周期最早是英國人愛德蒙·哈雷測量出來的,因此這顆彗星就以他為名。
3、【池谷-關彗星】--------典型的掠日彗星
池谷·關彗星 (C/1965 S1) 是一顆由日本業余天文學家池谷薰和關勉于1965年9月4日發現的非周期彗星,于1965年10月2日過近日點(與太陽表面距離約45萬公里)并預料其光度會大增。到了預定的日子,彗星于日本時間中午通過近日點,一如預期所料,該彗星在空中異常光亮,其視星等達負11等,比滿月的光度還要光60倍,在白天也能看見它在太陽隔鄰,因此它是近千年來最光亮壯觀的彗星之一。
該彗星于通過近日點前分裂為三塊碎片,其軌跡大致相同,在十月尾日子的早上可以看到光亮的彗尾。至1966年初,它與太陽的距離漸遠,光度也隨之轉暗。池谷·關彗星屬于克魯茲族彗星(Kruetz),是由一顆大型掠日彗星,因過于接近太陽而分裂出來的多塊碎片之一,它于1106年解體。
4、【海爾-波普彗星】--------號稱“世紀彗星”的長周期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英語:Comet Hale-Bopp編號:C/1995 O1)是一顆長周期彗星,它于1995年由美國兩位業余天文學家共同發現的,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1995年7月23日,美國的艾倫·海爾(Alan Hale)和 湯瑪斯·博普(Thomas Bopp)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它是眾多由業余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當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于木星軌道外被發現)。
通常彗星在木星軌道外會比較不顯眼,但海爾-博普彗星則例外,該彗星過近日點時光度為-1.4等,縱使在城市中亦能以肉眼看見,是自1975年最亮的彗星,因此它成為了近二十年來最壯觀的彗星之一。
5、【科胡特克彗星】--------最讓人失望的彗星
科胡特克彗星(Kohoutek)。1975年11月5日歐洲南方天文臺的Richard M. West報告發現了一顆彗星(臨時編號1975n),這是在9月24日1米施密特望遠鏡曝光60分鐘的底片上發現的,亮度14-15等,有10角秒彗尾。反查以前的底片,又在8月10-13日的四張底片上發現了它的蹤影(16-17等)(參見IAUC No2860)。這是繼1965年池谷-關大彗星后又一顆明亮的大彗星,其最大亮度曾達到了-2或-3等(2月下旬,參見IAUC No2917、2919、2924、2927等),它那伸展的大扇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它在1976年3月黎明的東方展現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國內一些不了解內情的人還寫信或打電報向紫金山天文臺咨詢。后期計算表明:它的軌道接近拋物線,周期長達55萬8千年。
6、【艾拉斯-荒貴-阿爾科特彗星】--------險些與地球相撞的彗星
它是1983年5月3日由日本人荒貴和英國人阿爾科克分別獨立發現的。紅外天文衛星“艾拉斯”早在一個月前就記錄到這顆彗星,只是當時人們誤認為它是一顆近地小行星。這顆彗星的軌道為拋物線形,5月21日過近日點,近日距0.9913天文單位;5月11日最接近地球,距地球0.031天文單位,即464萬公里。
7、【莫爾豪斯彗星】--------最變化無常的彗星
它是莫爾豪斯于1908年9月1日發現的,12月25日過近日點,軌道是雙曲線。肉眼可見,出現在北部天空半年之久。它的最大特點是等離子體彗尾變化多端,在短短的幾十天內就呈現出種種不同的形狀。
8、【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彗星
“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Shoemaker-Levy 9, SL9, D/1993 F2)是在1993年3月26日由Eugene、Carolyn Shoemaker、David Levy合作發現的第9顆彗星。它以11年左右的周期繞太陽運動,當它在1992年7月8日離木星最近時,它的彗核被木星引力拉碎成21塊,變成繞木星運動的群體。 1992年,SL9在經過木星時處于Roche極限內。
它分裂成至少21片碎片,這些碎片分散在其幾百萬千米的軌道沿線。原彗星及個別碎片的體積和質量到成稿之時依然一無所知?茖W家們估計原彗星體的直徑為2到10千米,最大的碎片為1到3千米。
9、【百武彗星】--------首次探測到有X射線發射的彗星
百武彗星(Comet Hyakutake,C/1996 B2)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由日本鹿兒島業余天文學家百武裕司于1996年1月30日在日本鹿兒島縣發現,是他發現的第二顆彗星。“百武彗星”通常是特指百武二號彗星,這顆星讓他聞名于世。它是長周期(200年以上)彗星。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發射X射線的彗星, 而且它的強度也是天文學家始料未及的。
該彗星由百武裕司在1996年1月30日發現的,1996年3月25日最接近地球(距離地球約135萬公里),同年5月1日過近日點。
10、【阿倫德-羅蘭彗星】--------擁有反常彗尾的彗星
它是一顆擁有反常彗尾的彗星。同時它是一顆非周期彗星,1957年4月8日過近日點以后出現了一條很明顯的反常彗尾,肉眼可見達一個星期之久。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擁有反常彗尾的彗星
反常彗尾的方向指向太陽,也叫“逆彗尾”。它的形狀先是短粗的扇形,幾天后變為細長的針形,然后又恢復成扇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25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