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艾滋病的起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奇聞異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目前全球有4000萬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每年有500萬人發病。僅去年一年全世界有300萬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它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然而,迄今人們對艾滋病的了解還不是很多,雖然科學家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就發現了艾滋病毒,但直到現在連對它從何而來都還一直沒有定論。

有關艾滋病毒來源的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它最初源于位于民主剛果基桑加尼附近的一種黑猩猩。這種黑猩猩體內有艾滋病毒,而人們在制造小兒麻痹癥疫苗時,曾用到過這種黑猩猩的器官,從而使艾滋病毒通過疫苗傳染給了人體。

雖然只是一種假說,但它卻引發了人們對小兒麻痹癥疫苗的恐慌,并使世界衛生組織推廣小兒麻痹癥疫苗更加困難。在尼日利亞,有幾個小兒麻痹癥最多的省竟然因此禁用小兒麻痹癥疫苗。

而《自然》雜志上的這篇文章則認為,雖然在民主剛果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中確實流行著一種猴免疫缺陷病毒,而那種病毒和所有形式的艾滋病病毒都相差甚遠,從而直接證明了艾滋病病毒不可能是基桑加尼附近黑猩猩體內的猴免疫缺陷病毒通過小兒麻痹癥疫苗傳染給人類的。

雖然從內容上來看,這篇由多國科學家完成的關于人類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艾滋病問題的文章,并沒有突破性的理論進展,但能發表在全球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自然》雜志上,還是證明它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不過這里介紹的,主要的還不是這篇文章的學術價值,而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是怎樣得來的。在這篇文章的背后,有一個科學家為追求真理而不怕困難、勇于獻身的故事,看了這個故事,人們也許會更加理解,“追求真理的過程有時比真理本身還要珍貴”這句名言的真正含義。

事情還要從1997年說起。當時,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沃羅貝博士獲得了英國羅德學者獎,進入了牛津大學進修。在這里他遇到了60歲的高級進化生物學家漢密爾頓博士,二人都對艾滋病病毒的起源感興趣,于是就決定到非洲進行實地考察,來研究艾滋病病毒是否真正來自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

為了壯大力量,沃羅貝博士還邀請了他的朋友,同樣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喬伊加入他們的隊伍。經過一番準備,2000年,三人來到了民主剛果。他們的計劃是通過采集基桑加尼附近的黑猩猩的糞便和尿樣,來確定這種黑猩猩攜帶的是哪種病毒。

當時的民主剛果正處在戰亂之中,但混亂的局面并沒有嚇退三位科學家。他們從當地雇傭了幾位向導和獵人,就向基桑加尼附近的叢林出發了。

不久他們就發現,自然的挑戰比戰亂更可怕。

考察剛開始不久,一天,沃羅貝博士在叢林里穿行時,手掌突然被棕櫚掌上的刺扎了一下,當時還沒有在意,但不久傷口開始化膿,感染逐漸加重,沃羅貝不得不在一名向導的陪同下撤退,并找醫院接受治療。他們在叢林里整整走了一天,才找到一條路。終于到達一個診所,當時,沃羅貝已經高燒40多攝氏度,經檢查得上了血毒癥,不得不留在醫院進行觀察治療。

就在沃羅貝留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漢密爾頓和喬伊也在叢林里陷入了困境,他們陷入了蚊子和軍蟻的包圍之中。身長2.5厘米的軍蟻令人望而生畏,而當它們成群結隊的過來時更令人膽戰心驚。有一次成千上萬只軍蟻侵入了他們的宿營之地,他們只能靠在周圍燒上一圈火才得以擊退它們的進攻。

軍蟻雖然可怕,而蚊子更令他們防不勝防。更嚴重的是,這些蚊子身上還帶著瘧原蟲。漢密爾頓和喬伊都沒有逃過這一劫。63歲的漢密爾頓考察還沒有結束就已經瘧疾發作,回到英國后不久就因為并發癥而去世。而相對來說年輕的喬伊要幸運一些,幾個月后他因為瘧疾發起了高燒,但時間不長就康復了。

采集樣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黑猩猩晚上一般在樹上睡覺,他們就需要找到黑猩猩晚上睡覺的地方,然后就在那旁邊宿營。等到第二天早上黑猩猩的排泄物從樹上掉落時,他們才能把這些排泄物封存帶回。不過相對于需要應付的其它挑戰,他們覺得采集樣本幾乎是最容易的事情了。

雖然經歷了這么多困難,而等他們返回并對樣本進行分析后,卻發現樣本數量不太夠,得不出確切的結論。不得已,沃羅貝博士只有重返非洲,不過這一次他卻幸運多了,遠沒有第一次那樣困難。

通過對樣本進行分析,沃羅貝博士和同事后發現那些黑猩猩體內確實存在一種以前不知道的病毒,他們把這種病毒叫做猴免疫缺陷病毒。他們繪制了這種病毒的基因圖譜后發現,這種病毒和艾滋病毒相差甚遠,它只是艾滋病毒的一個遠親,并不能轉化成艾滋病毒。

經過生死的考驗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沃羅貝博士和同事們終于為小兒麻痹癥疫苗平了反。這也許會幫助人們消除對小兒麻痹癥的誤解和恐慌,但我們仍對艾滋病毒來自何方不太了解,仍然沒有對付治愈和消除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我們需要做的事仍然很多。

從1983年發現首例人類艾滋病以來,研究艾滋病的科學家一直有一個不解之謎,這就是人類的艾滋病是如何由猴子傳來的。在此之前,人類并不發生這種人體免疫能力減退的病癥,它只是在人類的近親猴子身上出現。據說,最初患上艾滋病的那個人是由于吃了患艾滋病的猴子的肉而染病的。在非洲,猴子肉是食物。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西非國家喀麥隆市場上出售的猴子和類人猿肉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與人類艾滋病病毒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這意味著食用野生靈長動物可能有染上艾滋病的危險。

法國和喀麥隆等國的科學家調查了788只于1999年至2000年間從熱帶雨林中被獵捕的野生猴子和猿,其中大部分被人當作肉類吃掉,少部分則被當作寵物飼養。血清分析表明,有131只猴子和猿的血樣與艾滋病病毒抗原產生強烈反應,占16.6%;另有34只呈較微弱的反應。這是它們身上帶有SIV的征兆,而且SIV的種類也多種多樣。研究人員懷疑,這種情況在整個熱帶非洲的野生動物肉類市場上可能非常普遍。許多艾滋病的研究人員認為,在20世紀上半葉某個時候,艾滋病毒從黑猩猩跳到人類身上。他們認為,當類人猿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的猿猴版本)進入在西非或者中非獵獸者的傷口時,人類便首次感染該病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057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