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7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科學家們表示,我們嚴重低估了海洋里魚的數量——大多數魚類從未被捕撈過。西澳大利亞大學的卡洛斯·杜阿爾特(Carlos Duarte)教授表示海洋中層魚,也就是生活在海洋表面下方100至1000米深處的魚類,組成了全世界魚類生物量的95%,且從未受到漁業的影響,秘訣在于它們躲避漁網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魚類的絕對總量意味著它們的呼吸量可能占據深海二氧化碳和氧氣主要產量的10%。
海洋中層魚翻車?
這支國際海洋生物學家小組表示,地球上海洋中層魚的生物量是之前預想的10至30倍。 他們相信這項發現將極大的改變我們對海洋的理解。“由于海洋中層存在的大量魚類,這意味著這一層在海洋的功能運作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海洋里碳和氧的流動。” 杜阿爾特說道。
杜阿爾特教授搭乘西班牙考察船赫斯珀里得斯進行了為期7個月的全球旅行,他帶領的科學家小組收集了海洋中層魚的回聲探測。他表示大多數海洋中層魚在夜間會在靠近海洋表面處進食,而白天進入更深水域避免鳥類攻擊。
它們長有巨大的眼睛能夠在昏暗的光線下看清楚,同時還有增強的壓力敏感性。“它們能夠在5米遠的范圍內檢測到漁網并設法避開。由于這種魚類非常擅長躲避漁網,因此之前利用漁網量化它們的生物量所得的結果都異常得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68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