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些常玩電腦游戲的青少年大腦進行掃描發現,他們的大腦結構與其他青少年相比有所不同。
比利時、德國、英國等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這項報告說,他們把154名14歲青少年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青少年每周玩電腦游戲超過9個小時,即“頻繁玩家”;另外一組玩電腦游戲較少。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的大腦掃描顯示,“頻繁玩家”大腦中的“腹側紋狀體”比其他人要大。“腹側紋狀體”被稱為大腦的“激勵中心”,與獎勵反饋有關,常常在人們得到外界回報時發揮作用,比如賭博贏錢或享受美食的時候。
對這種現象背后的因果關系,研究人員表示暫不清楚,可能是長期玩電腦游戲導致了大腦結構的變化,也可能是大腦結構不同導致部分人更喜歡玩電腦游戲。
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人員西蒙·庫恩說,他們計劃請一些沒有玩過電腦游戲的成年人參與下一步試驗,掃描他們游戲前后的大腦結構,以確定玩電腦游戲是否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29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