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東郊?埔村海邊,曾一排排放著上千個裝有不及正常人一半大的古人類骸骨陶罐,當地人稱之為“小矮人墓群”,泉州灣出?诘臇|海、法石、寶山直直至?埔一帶自古為古老的漁村,數百年來一直流傳著“小矮人墓群”的傳說。
1998年就有人研究墓群之謎 一擱十余年
其實,早在1998年,泉州就有人開始研究?埔“小矮人墓群”之謎,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答案。 福建省政協委員、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就是其中的研究者之一。“每當看到小矮人的報道,我都感覺像被震了一下。”林少川拿出他珍藏多年的十幾份小矮人資料說,1998年,自從他聽聞?埔小矮人墓群的傳說之后,便開始搜集資料。
1998年,林少川作為記者,報道了鷓鴣山上發現“舊石器”,把泉州的人類歷史從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推前至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他因此把鷓鴣山形容成泉州的母親山,就在“母親山”上,林少川聽附近村民講述了“小矮人”的傳說。
“我采訪了當地的村民,還給他們錄了音、拍了照……”林少川說,1998年到1999年,包括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和當地的知情人一起,展開了對“小矮人墓群”的探訪。
只是,這些最后都不了了之。“關鍵是沒有系統的挖掘。”林少川說,系統的挖掘需要有部門牽頭、需要有挖掘考古等相關經費,另外,還必須經過文物部門同意。
部門決定系統挖掘鑒定“小矮人”骨骸
“現在對?埔小矮人的傳說都只是猜測,不可能有定論。關鍵是要讓事實說話,泉州有關文物部門、考古隊應該申請挖掘,邀請相關專家對小矮人的骨骸進行科學鑒定,讓科學結論來說明問題。”林少川堅持揭秘“小矮人墓群”要有科學的態度。
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陳鵬鵬也認為,鑒定小矮人骨骸,應該邀請人類學家、醫學界、科學界專家一起來為把脈,“?埔小矮人的骨骸,年齡到底多大,是男性或是女性,是什么人種,通過科學檢測可以找到答案。而這些僅靠泉州的考古力量不夠,泉州需要找外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985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