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舉鼎的西楚霸王項羽,被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時,終究還是在烏江自刎了,演繹了霸王別姬英雄末路的凄美故事,令人嘆息。
人們往往喜歡性情豪爽的項羽而不喜歡無賴般的劉邦,那么為什么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為什么會輸給劉邦呢?
秦二世胡亥繼位后,宦官趙高指鹿為馬,權傾朝野,秦帝國烏煙瘴氣,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號召下,天下群雄響應,項羽隨叔父在吳中起義。
短短時間,項羽就軍事力量雄厚,巨鹿一戰成名,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但這時的項羽敗給了他的性格。
第一:項羽坑殺了二十萬降軍,這支軍隊是秦朝在驪山征調的,大都是被秦朝壓迫的,完全可以補充到自己軍隊里嘛,那實力得增強多少,再說你即使要殺也得搞個甄別呀,分秦人和六國人,這里大部分是六國的,其中還有很多楚國的。
這就暴露了項羽失敗的最跟本原因“抵制新事物”,但是時代潮流的大一統王朝,順時代昌逆時代者亡,項羽想的是恢復諸侯國時代,逆了時代潮流,所以導致了他的失敗,這也是由于他獨特的性格決定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98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