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陽動力學天文臺在極紫外波段上拍攝的太陽表面圖像
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的太陽即便發生一點小小的變化就可以對我們的氣候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新的報告中列舉了太陽發生的變化可以通過令人驚訝的復雜機制影響地球生命環境。了解太陽的“氣候變化”,需要涉及等離子物理、恒星大氣化學及流體力學、高能粒子物理學等領域,僅憑借單一專業的研究人員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來自科羅拉多州大學的科學家格雷格認為雖然太陽在11年的活動周期內只發生了很小的變化,但這一微小部分仍然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影響高層大氣的化學成分和熱結構組成,一些研究人員還討論了高層大氣的變化對地面構成的影響。
比如,平流層中臭氧的損失可能改變下層大氣的動力學特征,使得水平溫度梯度出現變化,改變中緯度的大氣環流,并通過一系列復雜的關聯機制影響風暴的路勁。研究人員發現在太陽黑子活躍的高峰年,熱帶太平洋地區出現明顯的拉尼娜現象,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氣壓值高于正常時期,因此太陽表面的微小變化可影響地球大氣,太平洋地區就是一個例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2322.html
相關閱讀:
揭秘宇宙膨脹之謎 暗能量被“激活”事件
看火星救援13件必須知道的事:火星引力很小
科學家找到證據:再次支持地球生命源于彗星的理論
火星發現神秘地貌:1.2英里寬的圓形熔巖流
科學家首次直接拍到環繞類日恒星的行星
看火星救援13件必須知道的事:火星引力很小
科學家找到證據:再次支持地球生命源于彗星的理論
火星發現神秘地貌:1.2英里寬的圓形熔巖流
科學家首次直接拍到環繞類日恒星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