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其化石被發現四年后,掠食者X終于獲得最終的科學上的說明和命名。奧斯陸大學的一個團隊在2004與2012年間在北極的斯瓦爾巴特島( Svalbard)發現了兩個大約1億5000萬年前的上龍(Pliosaurs)化石(上龍是侏羅紀時代的海洋巨獸蛇頸龍的亞目)。它是一種短頸、大顎的海洋爬蟲類生物。
2004之前在該島上唯一發現的蛇頸龍類化石,僅屬于尾椎部分。因此上龍的曝光被譽為是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其中之一的化石標本被稱為掠食者X,從此聲名大噪。另一個被稱為怪物的標本,則只享受了5分鐘的鎂光燈關注。
地質學家克努特森(Espen Knutsen)、派屈克德魯肯米勒(Patrick Druckenmiller) 與容恩胡倫(Jørn Hurum) 在《挪威地質期刊》里將掠食者X與怪物代表的新物種命名為馮氏上龍(Pliosaurus funkei),并承認兩具不完整的骨骸,都活靈活現地展示了這種終極掠食者的本色。
然而,不完整的化石骨骸讓判斷馮氏上龍體型的工作變得十分困難。地質學家只能透過計算其他上龍類動物的化石,來估算馮氏上龍的體型有多大。掠食者X與怪物據說大約都有15公尺長。胡倫宣布上述兩者是迄今發現的最大上龍。
克努特森和同事們估計樣本PMO 214.136的完整的頭蓋骨,大約在1.8公尺到2.4公尺之間。另一個樣本的頭蓋骨較小,大約在1.5公尺至兩公尺長。那仍然是非常驚人的尺寸,卻并未超過古生物學家之前發現的尺寸范圍。
根據脊椎骨的測量尺寸,克努特森和同事們估計馮氏上龍大約有10至12公尺長,讓它躋身于現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物種的行列之中。不過,沒有完整的骨骼,就難以了解這種新命名的物種,是否比克努特森和同事們所評估的結果更長或者更短。然而,掠食者X 與怪物并非最高紀錄的保持者。馮氏上龍也并非所有海洋捕食者當中最大的,只能稱為最大的上龍之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451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