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死后有靈魂嗎?科學家告訴你靈魂的秘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科學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靈魂其實就是大腦、骨髓和神經系統中的“生物信息能”,靈魂即“生物信息能”;軀體機能被破壞都會導致“生物信息能——靈魂”信息源缺失甚至于衰減能量直至脫離軀體。這種“生物信息能”與宇宙信息能相輔相成——這是一種“天物合一”信息量場理論。

根據宇宙信息能平衡和平行對稱可以推導出,死亡后靈魂即生物信息能會被復元再次被受軀體所征求。但它不會記憶原來軀體細胞記錄的信息源內容。這種生物信息能具備六元性即物質本元性——“感光性——視覺、感震性——即聽覺、感氣性——即嗅覺、感液性——即味覺、感壓性——觸覺、感距性——知覺”;人死后六感“六元性(物質本元性)”全然喪失,軀體不具有承載“六感”的能力,將此生物信息能釋放給大自然(宇宙)。

注:人體穴位就是這種“生物信息能——靈魂”節點信息的呈現、它具有引場、能場(而不是引力和電磁波),它是一種不能被現代儀器測到的信息場,它是一種“能”,這種“能”只具有“六元性”,在物質基礎上才能體現出這“六元性”。例如精子形成時會征收這種“能”的生物信息,讓自身具備“六元性”,六元性所呈現出的引場量和能場量,它會尋求愛所,那就是卵子,否則它會承載物質基礎釋放到不定的環境中去,最終找到自己的歸宿,否則將永遠地游離于不平衡、不對稱的宇宙信息能間,只要找到有條件的物質,它就讓這個物質承載著相關信息能即生物信息能,這就是動物或者植物的多樣性。

千百年來靈魂是否存在一直是個頗受爭議的話題。上個世紀初,美國麻省的大夫,鄧肯.麥克道高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實驗:他設計了一種安裝在一種很靈敏秤上的床,試驗方法是讓快死的人躺上面,然后一直精確測量這個人的體重,看在死亡的瞬間,這個人體重的變化。

  他選擇了一個是個瀕死的結核病患者,麥大夫選擇這個病人的理由是,這個人死的時候基本上已經不動了,因為這樣才能保持秤的平衡,以便于準確測量。他對這個人的死亡前共觀察了3小時40分鐘,在這段時間里,這個人的重量緩慢地下降,速度是每小時1安士(28.3495克),麥大夫認為這可能是體液蒸發導致的。

  然后麥大夫把秤的平衡調到接近上限條,以期待死亡時候的下降,然后在死亡的瞬間,秤的指針快速下降到了秤的下限條,就再沒有彈回來,這一瞬間重量下降了4分之3安士(3/4X28.3495=21.26克),于是他推論人的靈魂是21克。

  那么人的靈魂到底是不是21克?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

  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破綻就是,當初麥大夫一共做了6組實驗,只有一例得除了21克的結果,而其它5例測量都無法重復這個結果。第2例,因為沒有辦法確認具體的死亡時間,結果不能用。第3例,死亡的瞬間,重量下降了1.5安士,隨后的幾分鐘,又下降了1安士。

  對于兩次下降,麥大夫是這樣解釋的,他在死的瞬間靈魂先走了一部分,剩下依依不舍的在10幾分鐘以后才不得不離開。第4例,因為秤沒有調節好,盡管人死的時候重量下降了8分之3到半安士,但這個結果也不能用。  第5例,因為死亡來的太突然,盡管重量下降了8分之3安士,但這個結果因為秤的原因,也不能算數。第6例,也不能算,因為病人剛放到床上不到5分鐘就死了,秤還沒來得及調整。

  因此從科學的角度看,麥大夫的這個實驗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有幾個方面;

  1、失誤率太高,6例里只有1例證明了這個結論;

   2、既然考慮到體液的蒸發,就應該把這些蒸發的體液用一個罩子收集起來,把重量也算進去;

  3、就當時的醫學條件,很難判斷人的精確死亡時間;

  4、秤是否精確,也很難判斷。雖然21克好像不那么可信,但是有人還借鑒麥大夫的思路,想要給靈魂拍一張X光片。

  因為X光照的是人的陰影,一直躲在骨頭陰影后面的靈魂,在出鞘的時候肯定就暴露原形了。但遺憾的是,這種想法一直沒有人去實踐。

  靈魂到底存不存在,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樣子、到底有多重?多年來,人們爭論不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032.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