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個體偵察蟻的運動可能看起來有點雜亂,但是它們會留下一道信息素痕跡,讓巢穴附近的搜集螞蟻縮短尋找食物有的路程,這就為群體節省了覓食的時間和能量。研究發現螞蟻不僅驚人的高效,而且在復雜的食物搜尋活動中能夠靈活的將自己劃分成偵察或者收集的身份。
研究的合著者Jurgen Kurths教授稱:“雖然單只螞蟻的路線看起來有點散亂和隨機,但它們很快就會形成一條引導線,引導螞蟻穿過森林地面搜尋食物;靵y和有序之間的轉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機制,而且可以說其中的學習策略比谷歌搜索更加精確和復雜。毫無疑問,這些螞蟻在處理周圍信息時遠比谷歌更高效。”
之前的研究表明,工蟻會將最危險的食物收集任務分配給年齡較大而且對群體價值不大的個體。這就意味著螞蟻群體不愿意讓更年輕而且更具成效的螞蟻成員冒險。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年齡較大的螞蟻個體對于巢穴周圍環境的了解是非常有價值的。
據Kurths教授稱,研究中使用的數學模型也同樣適用于其它擁有返巢本能的動物,比如說信天翁。這個模型甚至能夠用于提供人類行為模式的一種新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24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