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比利亞猞猁,也稱西班牙猞猁
伊比利亞猞猁也被稱為西班牙猞猁(Spanish Lynx)。它是國際公認的數量最少的中型貓科動物,目前僅剩不足120只。如果因為人類間各種無聊的原因,人們無法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它們極有可能將迅速滅絕
2. 蘇門達臘猩猩
蘇門達臘猩猩,產地:印度尼西亞。盡管生活在國家公園和保護區中,但這些地區仍極易受到當地人的非法獵殺和農墾活動的毀壞,以至于每年數量都要減少1000。
3.澳洲毛鼻袋熊
雖然沒有考拉那么出名,但是這個小家伙已經沒有多少同伴了,總共不超過100只。
4.野生雙峰駝
野生雙峰駝瀕臨滅絕,全球僅剩650余峰,因此有人稱其為比大熊貓還珍貴,到了極度瀕危的狀態。
野生雙峰駝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在海拔2000~2300米的戈壁荒漠、山間小盆地半荒漠地區,常與黃羊和野驢在同一地區活動,主要以紅柳、梭梭等荒漠植物為食。
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環境的變遷,使得野生雙峰駝生活的草地范圍不斷萎縮;另一方面則是人口不斷增加和墾植范圍擴大,搶走了野生雙峰駝的水源地。此外,人為的捕殺也是一個因素。
5.鹿瞪羚
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在過去的十年間其數量下降了80%,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其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目前總數不超過100頭。
6.袋翼蝠
袋翼蝠目前的種群數量只有50到100左右,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北岸以及馬達加斯加島上。
7.野生揚子鱷
野生揚子鱷全國不足150條,同樣比大熊貓更加稀有。揚子鱷是我國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已有2.3億年的進化史,在7000多萬年前就基本“定型”,與國寶大熊貓一樣有著“活化石”之稱,但野生存活數量遠比大熊貓少。
8.黑犀牛
黑犀牛亦稱“非洲犀”。犀牛角的用途相當廣泛,也正因為如此,才招致絕種的危機。
9.雙色獠狨
雙色獠狨也稱黑白花狨,亦為高度瀕危動物。
10.棱皮龜
棱皮龜是現存龜鱉類中最大的種類之一。龜殼長達2米多,體重約300公斤,最重可達800公斤。由于過度捕捉,加上人們在海洋中丟棄廢塑料袋使棱皮龜誤認為是水母而誤食,造成腸道阻塞而死于非命,所以數量日益減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3994.html
相關閱讀:
科學家發現5.65億年前古老海洋生物 或具有兩種繁殖模式
攝影師拍下大白鯊咧嘴微笑罕見畫面
英國公司用動物尸體當啤酒瓶:每瓶售5000多元
狗狗的做法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