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4月29日消息,“宇宙空間”,但它究竟是什么?空空如也,還是塞滿了可供光子、電磁波及其他所有一切移動的介質呢?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定答案。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 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
“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并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但此次,意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的研究員里貝拉蒂、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科學家馬切諾尼首度解決了這一液體中的黏度問題。換句話說,科學家第一次制定了這種液體究竟該有多“稠”——結果表明,其稠厚的程度幾乎為零。
長期以來,在諸多宇宙謎題中最難以理解的就是:事物是如何在其中移動的。因為能量的轉移需要一個媒介,那么電磁波、光子通過宇宙空間時,假定的介質是什么?但實際上,這種介質是否存在,一直是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而最新研究認為,時空或許是某種形式的超流體。超流體是一種物質狀態,完全缺乏黏性,正由于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境地流動而不會失去能量。按照里貝拉蒂和馬切諾尼的理論,時空作為這種特殊的物質形式,也具有非同尋常的特性,就像聲音在空氣中傳播一樣,它提供了一種介質,能讓波和光子得以傳播。
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模型,試圖將重力和量子力學融合為“量子引力”這種新理論,并表示這將是一個解釋宇宙的超流動性的合理模型。宇宙的四種基本力——電磁、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引力,量子力學可以解釋其他所有,只除了引力。而現在“量子引力”的建模需要去了解這種流體的黏度,結論是其黏度值極低,接近于零。而這在以前從未被加入到詳細考慮范圍內。研究人員表示,隨著現代天體物理學技術時代的到來,科學家們將擁有更強有力的線索來支持新興的時空模型。
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尋找電磁波傳播介質的腳步。新的理論仍然在大膽推斷時空的物質形態,而它的意義更多地在于幫助科學家在大尺度下尋找到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模型,解開困惑物理學家多年的謎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89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