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納粹飛碟揭秘:UFO是德國制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傳納粹曾秘密研制飛碟 首次試飛達2000公里時速
一直以來,關于納粹德國是否曾秘密研制過飛碟UFO都是不解之謎。德國科學雜志《PM》日前驚爆秘聞稱,納粹德國當年不僅制訂了一項名為“許雷瓦-哈伯莫斯”的周密計劃秘密研制碟形飛行器,而且已經制作出能夠飛行的樣機!更令人震驚的是,甚至有目擊者稱,希特勒秘密打造的UFO曾出現在倫敦和紐約的上空!但隨著戰爭的進程,這種“曠古絕今”的狂想未來得及公開便因納粹的覆滅而消失。

  希特勒秘造UFO襲倫敦?

  據德國科學雜志《PM》日前驚爆秘聞稱,希特勒手下的科學家當年的確設計出了一種神秘的碟形飛行器,甚至還制造出了可以試飛的原型機!據稱,這項名為“許雷瓦-哈伯莫斯” (Schriever-Habermohl)的UFO發展計劃一開始由納粹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主持,到了1944年,該計劃轉而由納粹黨衛軍將軍漢斯· 凱姆勒(Hans Kammler)接手。1941年至1943年期間,納粹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建立了飛行試驗基地,并且在反重力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當時擔任該計劃設計師的是德國著名航天工程師奧托·哈本默霍(Otto Habermohl),試飛員則是納粹王牌飛行員兼工程師魯道夫·斯利埃弗(Rudolf Schriever)。

  UFO速度高達2000公里/小時

  《PM》雜志指出,甚至有目擊者稱,希特勒秘密打造的UFO曾出現在倫敦和紐約的上空!《PM》雜志援引多名二戰幸存者的話稱,1944 年,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個印有納粹德國“鐵十字”標志的碟狀飛行物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空低空盤旋。美國人同樣也非常擔心這種納粹神秘武器的存在。當時的《紐約時報》曾報道稱,一個影像模糊的“神秘飛碟”高速掠過紐約市的高層建筑,同時還刊載了該飛行物體的多張照片。另有傳言稱,1944年2月,納粹德國制造的飛碟首次飛行即達到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

  《PM》雜志報道稱,據當年曾經參加過“許雷瓦-哈伯莫斯”計劃的工程師約瑟夫·安德利斯·埃普(Joseph Andreas Epp)透露,當時納粹已經秘密研制出了15種UFO原型機。

  該飛行器呈圓碟形結構,駕駛艙位于正中央,四周是環狀機翼,為飛行器提高向上的推動力。每次起飛前,圓碟底部的水平噴射器或火箭都會被點燃。在起飛時,只要調整機翼的角度,就可以增加浮力。在水平飛行時,機翼的角度較小,類似直升機的旋轉翼原理。而機翼由安裝在邊緣的小型火箭推動,猶如輪轉焰火一般。

  專家質疑:只是一堆垃圾

  不過,也有專家提出質疑,希特勒時期的“許雷瓦-哈伯莫斯”計劃產生的絕大多數文件和記錄在戰爭結束后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此后民間充斥的都只是毫無書面依據的傳聞。以當時的技術完成這一科技巨作是不可能的,后來證明造出來的東西只是一個垃圾,但這卻是”最好的心理戰術”。

納粹已秘密研制出飛碟

1944年,曾有目擊者看到一個繪有納粹標志的圓盤狀物體低空掠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繪圖)。

當納粹德國開始深陷于斯大林格勒及北非戰場時,希特勒曾經下令研制V-2飛彈和噴氣式戰斗機,并打算靠超級武器來贏得戰爭。近日,德國《科學雜志》披露,納粹德國確實已經秘密研制出了飛碟。

研制“奇跡武器”

最早的飛碟設計其實來自于納粹狂人希特勒的“奇跡武器計劃”。二戰期間,為了奪回歐洲制空權,希特勒建立了一個秘密的研究機構,專門研制可以幫他贏得二戰勝利的夢幻武器。

1941年,希特勒最初將這個計劃交給了納粹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戈林最終委托黨衛軍將軍漢斯·卡姆勒博士全權負責。該項目以參與其中的兩位工程師的名字命名,稱作“施里弗-哈伯諾爾”計劃。在最初的兩年時間里,研發超級武器的任務在位于布拉格的基地中秘密進行。

此前曾有傳言說這項計劃實際上一直處于圖紙階段,并沒有做實際的飛行實驗,更別說使用這種飛行器執行轟炸倫敦甚至紐約了。

已經做過15個原型機

但據德國的《科學雜志》日前披露,卡姆勒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已經在反重力實驗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而他們實際上也已經制作出了這種飛行器的原型機。甚至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飛行器也是相當的先進。

曾經參與此項目的科學家約瑟夫·安德里亞稱,他們共制造了15架實驗用的飛碟裝置。根據他的描述,這些飛碟的駕駛艙都位于正中間,四周布滿了可調式的旋轉葉片裝置。當這些葉片旋轉起來之后就給飛行器提供了所需的升力,并且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個環狀物。

安德里亞說:“一旦升空之后,飛行器內部的噴氣發動機或火箭裝置將被點燃,推動飛行器高速前進。”據稱,1944年2月,該飛碟首次試飛就達到了2000公里的時速。

德國人在戰敗之前銷毀了絕大部分圖紙資料。但是一名加拿大的UFO專家卻于1960年設法重建了原型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當時“飛碟真的飛起來了”。

這份雜志還援引了1944年《紐約時報》的報道稱,曾有目擊者看到一個繪有納粹標志的圓盤狀物體低空掠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并且在紐約也有人報告,一個影像模糊的“神秘的飛行盤狀物”在紐約高層建筑上空高速飛過。除了文字報道之外,《紐約時報》當時還配了所拍攝的照片。隨后,這兩起事件便引起了美國人的“高度關注”。


驚爆納粹德國飛碟計劃 希特勒期望借此征服世界


二戰納粹德國真的開發出了飛碟嗎?

  科學網訊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希特勒的納粹德國軍隊在多個戰線上面臨崩潰之勢的時候,這位絕望的獨裁者或許曾經將扭轉戰局的希望寄托在了科學家們身上,指望他們能夠為納粹軍隊創造出一個能夠帶來勝利的超級武器。


互聯網上流傳的據稱是二戰德國不明飛行物的原型照片

  據國外媒體報道,當時納粹德國研發出了V2火箭和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等新式武器,不過這些新式武器并沒有能夠阻止德軍的敗勢。還有另外一些野心勃勃但尚未能投入使用的計劃,甚至包括建造出飛碟來轟炸倫敦和紐約這種想法。


希特勒希望通過這些超級武器贏得戰爭

  此前,外界一直認為納粹的飛碟項目只是停留在設想階段,但日前有消息稱,希特勒的科學家們可能確實設計出過飛碟式的飛行器,甚至于這種“飛碟”的原型還真正的進行過升空飛行。近期德國的《科學雜志》就發表文章講述了希特勒的相關計劃,稱當時主導該方案的納粹黨衛軍軍官汗斯-卡姆勒(Hans Kammler)的實驗曾經獲得了重大的突破。


藝術插畫,1994年有目擊證人稱看到泰晤士河上的飛碟

  雜志中援引了一些目擊證的報告,包括1994年有目擊證人稱看到一個標有納粹德國鐵十字勛章的飛碟低空飛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此外當時美國也非常關注德國在該方面的研究《紐約時報》還曾報道過這種“神秘的飛碟”。還有傳聞稱德國曾在194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進行了無人駕駛飛碟的首次試飛實驗。試飛的飛碟僅用3分鐘的時間就飛到了1500米高度。其水平飛行速度達2200千米/小時。


BMXM7E Messershmitt 262戰機是納粹最先進的飛機(科學網-kexue.com配圖)

  報道表示德國的飛碟項目被命名為“施里弗·哈伯莫斯”(Schriever-Habermohl),魯道夫-施里弗(Rudolf Schriever)和奧托-哈伯莫斯(Otto Habermohl)都是該項目的工程師。項目1941年至1943年在布拉格進行。最初由德國空軍負責,1944年由納粹黨衛軍軍官卡姆勒接管。曾有盟軍戰俘稱,他們數次看到銀色飛碟,直徑約5.48米。后來據稱是參與過該項目的一名工程師的約瑟芬·埃普稱,德軍共制造了15臺原型機,飛碟中間設有駕駛艙四周則是旋轉的機翼葉片,它能夠形成一個圓形。在起飛后,水平噴氣式發動機或者火箭將被點燃。

  另外據了解,在二戰德國戰敗后,許多德國科學家都到了美國并推動了一系列太空計劃,《紐約時報》就曾爆料稱,美國包括建立國際空間站、登陸月球、制造航天飛機以及火星探險在內的諸多計劃都出自于納粹科學家。相對于這些更加龐大的計劃,納粹德國曾擁有過飛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納粹前工程師驚天泄密:UFO是德國制造

 有關UFO之謎的眾多謠傳中,有一種說法流傳至今:所謂的UFO并非外星飛行器,而是基于地球的高科技航天器;它源自德國,二戰尾聲被美、蘇所掠;有證據顯示,20世紀40年代納粹分子曾造出圓形或橢圓的航天器。

  然而,自1947年以來遍布全球的各種目擊報告似乎都在否認這種可能性:有一只無形之手在操縱這個流行了50年的、無從破譯的神秘事件。

  但是,一些資料的存在使人們相信有另一種可能性,即:假如納粹沒有在1945年被擊敗,其先進的技術力量將不可小覷。在探討FBI介入此事件之前,先讓我們熟悉如下幾個引人注意的事件。

納粹分子曾造出圓形或橢圓的航天器

  下列資料摘自1954年5月27日CIA的報告:

  “一份德國報紙(未注明)最近發表了一篇對德國著名工程師、航空專家約翰·科萊爾的專訪,描述了其在1941年-1945年主持研制‘飛碟’的經過。

飛碟設計師

  他說1945年第一個制導‘飛碟’發射時他在現場,當時‘飛碟’在3分鐘內速度達到每小時2100千米。該實驗包括兩項設計:一項是由米奇設計的一個直徑為4.115米的碟狀、不會自轉的航天器;另一項是由哈伯姆和斯烏設計的一個碩大的自轉環狀體,中間有一個固定的、供乘員使用的圓形座艙。

  蘇軍攻克布拉格時,德國人摧毀了整個‘飛碟’計劃,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此后,哈伯姆及其助手也都銷聲匿跡。斯烏最近在布萊梅去世。在布雷斯路,蘇聯人企圖繳獲由米奇制造的一個‘飛碟’。米奇逃到了法國,據說他現在在美國。”

  英國航空部門1957年的一份報告亦有相似的記錄。原記錄屬機密級,最近才得以披露。記錄中寫道:“《每日工人》評論最近出版的關于德國戰時武器的某書中提到一個德國‘飛碟’。

  它能以每小時2011千米的速度飛行,飛行高度達12192米。” 一份標示日期為1952年1月3日、由美國空軍準將W.M.格蘭德向美國空軍情報總管塞福德將軍提交的報告中,也提到德國人涉及UFO之謎的問題。盡管純屬推測,但報告中有些篇幅證實,美國空軍支持某些UFO源自地球的觀點:

  “(我們)應當對有關奇異飛行物的、源源不斷的報告采取積極的姿態,以確定其本質和來源……將目擊報告與已知的德國和蘇聯航空器、飛行推進器、火箭和遠程拓展能力聯系起來是合乎邏輯的。因此,務必關注德國人在這些領域的進展,尤其是在機翼、飛行推進器及加油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從二戰期間對V-1和V-2武器的精密部署可以看出,飛行物源自德國和蘇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美國空軍支持某些UFO源自地球的觀點

  上述進程都是在1941年-1944年展開或者完成的,因而在戰爭尾聲期間都落入蘇軍手中。有證據表明,德國人早在1931年-1938年便開展了這些項目的研究。因此可以斷定,在這些領域德國人至少比美國人領先了7年-10年……”

  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回到FBI。下面的報告表明,FBI對高科技的納粹技術可能落人蘇聯人的手中極為關切。細節源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以下是報告的部分內容:

  “……另外,有消息稱最近CIA在南歐和東南亞收到了許多報告,大意是說蘇聯人正在試驗某種飛行器或導彈。它可以遠距離地從海面上發射,飛行途中可以拐彎,而且可以回收。此消息尤其值得研究,因為本國的實驗僅僅發展到把導彈運達指定的敏感地,而從未考慮過將導彈回收的問題。

  (消息)同時披露,蘇聯人企圖發展某種原子能武器,他們在占領德國期間掠取了大量有關核能的信息,還能支配裂變材料的限制供應。(消息)同時指出,蘇聯人中有一些相當優秀的原子能科學家,此外他們還拘禁著一批頂尖的德國科學家。”

  也許,另一事件可作為此份報告的輔證。1947年夏天,大批UFO飛臨美國,從而引起FBI的注意:

  “近來,我聽到、讀到有關碟形飛行器——或者不管它們叫什么吧——在我們西部出現的報告,這使我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戰后的、差點被遺忘了的事。我特此報告,因為我感覺這可能是全球性的。

  “我兄弟和我去看他的一個朋友。那夜,我們三人沿著一條小道開車時,我看到一個形狀怪異的物體懸在天上。此物體在我們正面,有13千米-16千米的距離,約1500米高。我立即停車,以便看得更清楚。

  物體一面快速地向我們飛來,一面下降。離我們大約1.6千米時,它停止了水平運動,但仍像一個下降的降落傘一樣搖搖晃晃,然后螺旋式地下降。

  “我們花了5分鐘時間趕往降落地點,但什么也沒看見。我們在附近搜了10分鐘。天色漸暗,什么也看不見了,我們便回城了。”

  “我無法確定我的伙伴是否也看見了這個物體,因為它發生得太突兀,極易被錯過。但當我向他們描述我的所見時,他們也變得跟我一樣激動不已。我的第一印象是那可能是一片云,但它卻能直角飛行。”

  “此事件發生的地點距哈伯比索菲城約193千米。我發誓此事絕對可靠,物體的形狀也無誤。”

  1947年夏季,有關目擊UFO的報告引起了FBI的注意。值得重視的是,這次事件的事件主角是一位叫愛德溫·M巴里的、住在斯坦福的人。紐哈文的FBl分部詢問完他之后,巴里成為下列提交給J.埃加·胡佛局長的報告中的主角。

  巴里說他是位科學家,現在康涅狄格斯坦福西大街的美國氨腈研究所物理部工作。他戰爭期間服務于與“曼哈頓”計劃有關的放射實驗室。他當時30歲,畢業于亞利桑納大學。

  巴里認為,飛碟話題已引起了當代科學家的關注和探討。他自己就有一套關于飛碟的理論。巴里說,二戰剛結束不久,他的一位朋友曾在意大利的米蘭和波羅那見過飛碟。

  很顯然,當時的飛碟事件曾轟動一時,但隨后便沉寂下來。巴里認為,飛碟很可能是無線電遙控細菌彈或原子彈,它們由某機構或操縱炸彈的國家通過無線電控制,沿地球軌道飛行,定點發往地面設定目標。

  盡管FBI于1947年7月18日便收到了上述報告,但關于納粹介入UFO事件最具說服力的報告,卻直至10年后他們才收到。像往常一樣,FBI刪除了報告中的部分章節,但這絲毫無損于原貌。

  根據1957年11月7日-8日的備忘錄:“報道神奇的飛行器在得克薩斯州使發動機驟停……(證人)與美國政府聯系,提及1944年在蓋奧高申地區經歷過類似的事件。”

  底特律分局記述道:

  “(證人)生于1926年2月19日的波蘭華沙。1942年5月,他作為戰俘被帶到柏林附近的蓋奧高申直至二戰結束前幾周。1951年5月2日,他作為罹難人員乘‘史都華將軍’號輪船抵達紐約……”

  “據證人所述,1944年某月,在前往蓋奧高申北部一塊田地勞動時,他開的拖拉機在轟鳴著穿過一片沼澤地時突然熄火。當時他并未見到什么機器或車輛,但聽到一種像大型發電機發出的尖嘯。”

  “等待了5分鐘-10分鐘,這個聲音停了下來,拖拉機的引擎又恢復了正常。”

  “大約3小時后,在同一片沼澤地里大概有十幾個人正在割干草。(證人)看到一個直徑90米-140米的圍欄,外面有一堵像帆布一樣的墻。從墻上望過去,一個飛行器正垂直地緩緩升起,在升到超過墻高后,沿著地平線悠悠地飛離視野,直至被遠處的樹枝擋住。”

  該飛行器是從約150米遠的距離觀察到的。據稱是圓形,直徑為70米-90米,高約4.3米,其中包括深灰色、固定高度為1.53米-1.83米的頭尾部。約1米高的中部似乎還在不停地轉動,看起來類似直升機機翼飛行時造成的模糊圖像。

  飛行器的周邊清晰可見,飛行器的聲響較原來更低沉。拖拉機的引擎此時再次熄滅,直至飛行器聲音消失之后,(證人)才重新發動拖拉機,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證人)在事發現場發現一些非絕緣金屬散落在泥上或水里。很明顯,這是飛行器與圍欄及圍欄之間的水泥柱撞擊的結果。

  事后,在場的人們曾多次談論此事。但自1945年起,大家都離開了那里,失去音信。

  這份特別報告受到局里的高度重視,復印件被送往內務部安全辦公室、CIA局長辦公室、海軍和空軍特別調查局局長辦公室等部門。

  1967年6月8日,另一個類似的故事出現了。這次的事發地在佛羅里達的邁阿密辦公室。兩頁紙的報告如下:

  1967年4月24日。(證人)來到邁阿密辦公室,提供了以下有關某物體(即現在所謂的不明飛行物)的材料。據稱,他曾于1944年11月拍攝過此物。

  約在1943年,(證人)從德國航空學院畢業,被派往蘇聯前線,成為空軍一員。1944年年底,他從部隊退役,被派往奧地利的黑森林任某項絕密計劃的試飛員,其間他看到了不明飛行器。

  它呈碟狀,直徑約6.4米,無線電控制,機體外重疊著幾個直升機發動機。他后來又回憶說,外凸部分圍繞中軸旋轉,中軸是固定不動的。當時他的任務就是拍攝這個飛行物體,他現在仍保留著一張從7000米高空拍攝此物體的底片。

  據(證人)說,上述飛行器是由某位德國工程師設計制造的,但他對該設計師的現狀一無所知。(證人)推斷,有關飛行器的機密已落入盟軍手中,并稱此種飛行器至少擊落過一架美國B-26飛機。

  “看到有關類似物體的報告后,引起了(證人)愈來愈多的關注。他否認美國有此類飛行器。他之所以聯系FBI,是因為他覺得此種武器可能在越南戰爭中派上用場,這樣就可以減少美國人的傷亡。”

  似乎這一切仍不夠令人震驚。有明顯的證據證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便與CIA有過直接的聯系!這或許跟他決定向FBI報告其1944年的經歷并無直接關系,但邁阿密分局1967年6月8日送往胡佛的備忘錄中,向我們提交了有關的背景資料:

  對邁阿密索引的資料顯示,(證人)于1959年7月24日出現在邁阿密分局,并主動要求作為特工返回奧地利。他被送往CIA華盛頓總部,并被告知在那里給他下達指令。

  “隨后發生的事情我們不得而知。然而,調查局報告說,證人于1961年7月4日再次出現在邁阿密分局,此次是與某個關系國家有關。而在他近期拜訪邁阿密分局期間,(證人)表現出對他1944年11月所拍照片中的物體的關切。他的頭腦和感覺表現正常。”

  正如檔案所表明的那樣,20世紀40年代納粹建造(或設計)圓形飛行器的可能性極高。但如果此項技術在1945年戰爭結束時落入蘇聯和美國軍隊手中,人們不禁要問:它現在在哪里?至少這種飛行器沒有在諸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法克蘭島戰爭和海灣戰爭中使用過。

  正如我已詳敘,在1947年7月10日那天,空軍調查局軍需情報處主管G.F.舒根將軍曾說:“……戰爭部或海軍部所從事的研究項目跟飛碟沒有任何聯系。”

  此外,有證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研究的碟形技術,其結果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例如“阿佛羅卡”便是一個例子。起初“阿佛羅卡”的前景很是被人看好,人們設計了一個直徑約10米的圓臺,飛行器設計最高速度達3.5馬赫,飛行距離1600千米。

  然而,美國空軍后來不得不承認:從1958年開始,空間實驗室對其可行性充滿疑問。通過各種測試,空間實驗室在1958年2月宣布:“阿佛羅卡”不適合超音速飛行。數月后,實驗室報告稱有關概念是可行的,但在實施前必須解決許多問題——機械方面、發動機方面、空間動力學方面以及未知的飛行因素方面。

  后來的測試結果證實,“風洞測試不滿意”,“阿佛羅卡”計劃就此被放棄。很顯然,如果1958年的美國科技精英都無法解決圓形飛行器的難題,那在此之前的10年,美國軍隊乘坐納粹建造的飛碟飛往世界各地的可能性,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再者,關于蘇聯在做類似實驗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據披露,1947年8月曾有蘇聯特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出現,其目的就是企圖獲取UFO是否為美國新發明的證據。

  因此,研究者們最后得出如下結論:如果二戰期間納粹的確在飛碟狀裝置上下過工夫,那么他們一定把太多的秘密帶人了墳墓。

  疑問仍然存在。假如FBI自20世紀40年代-60年代的備忘錄所披露的材料屬實,那納粹又怎么可能發展他們的科技呢?為什么多年之后的美國科技精英對這項技術仍束手無策呢?有充分證據顯示。

  20世紀40年代曾有外星人乘坐的飛行器在美國本土墜毀,那么,是否有可能數年前類似的事件曾發生在德國境內呢?如果確有此事,而德國人又掌握了技術,那也許可以解釋為何他們急于完善其人造飛碟的技術。真相或許比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更為出乎意料。

  飛碟結構:

  飛碟圍裙類似機翼上表面,說明是通過旋轉獲取升力,所以類似直升機。

  動力源據傳是爆炸反應發動機,

  V1飛彈的脈動式發動機就是一種爆炸反應發動機,但是簡單原始,現代爆震發動機高級些。

  因為直接向切向噴氣,所以類似噴氣旋翼機。也就是講,旋翼盤類似現代渦扇盤?梢云鸬絿姎庑頇C的作用。

  旋翼盤外側有切向噴嘴。爆炸反應發動機有雙向閥門:進氣閥和排氣閥,脈動式發動機只有進氣閥。

  排氣閥的氣體進入高壓球形罐,通過閥門系統和噴嘴控制飛行。沒有什么電磁之類現今也造不出來的東西。

  (補充:飛行方式類似抽打陀螺,切向加速度提供前飛動力,只要調整閥門流量就可以飛行。)

  爆炸反應發動機,是比火箭發動機更先進的發動機,目前脈沖爆震發動機就是其中一種,屬于超音速燃燒,完全講燃料燒掉,效率和功率很高。球狀燃燒室內初步燃燒,然后火流通過管道并繼續燃燒,高壓氣體進入球罐,再通過高壓系統分流到低壓系統,低壓系統提供低速推力,高壓系統提供高速推力。

  低速類似噴氣旋翼,提供起降和低速飛行。高速直接噴氣,類似火箭,可以超音速。低速飛機,旋翼盤旋轉,超音速飛行,旋翼盤關閉,使用升力體方式飛行,4馬赫不在話下。

  納粹毀掉了圖紙和技術,戰后軍事動力下降,所以簡單的渦輪飛機代替了螺旋槳,而沒有繼續進步。超高壓耐爆炸的閥門和球罐是技術的關鍵。估計他們搞出了超彈性材料,目前人類還不知道的材料。

  3 個球狀物,就是3 個高壓球罐。暴露在外面是為了降溫。

  (1)嗯,我覺得那些扇面顯然是依賴空氣的,所以這個飛碟估計是納粹所有項目里最“低端”的;

 。2)超音速可以使用碟型翼,這屬于升力體概念,高速效率還是高的,低速沒效率。 低速用旋翼盤,超音速旋翼盤固定并封閉,形成旋轉升力體。這個概念比現代NASA還先進。

  至于水做燃料,也不奇怪,脈沖爆震發動機燃燒溫度1900度以上,超過金屬熔點需要冷卻,水冷最可行,如果結合貴金屬催化劑,也許就可以分解出氫氣,氫氣再進入發動機,這技術目前還沒有,當年德國也許造出來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106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