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清真寺由大殿和諸如一些宣禮塔、沐浴室、講經堂、圖書閱覽室、庭院(聚禮日人多時可供禮拜之用)等附屬建筑組成。其中大殿是供大眾禮拜的地方,處于整個清真寺的中心地位;而附屬建筑則依據各地經濟情況有多有少,有大有少。清真寺內不得供奉任何雕像、畫像和供品,只有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主要的墻壁要向著麥加的方向。墻壁中間有一個凹下的壁,叫做米海拉布(???????),是指示穆斯林禮拜方向的,壁中有一座帶階梯的高臺,是在主麻日時,為伊瑪目(指穆斯林集體禮拜時在眾人前面率眾的禮拜者)站在上面帶領誦讀《古蘭經》用的,叫敏拜爾(????),誦讀《古蘭經》時不得有音樂和歌唱。大殿一般鋪有地毯,因為穆斯林需要赤腳禮拜,而且清真寺外面或一進門的地方有自來水或噴泉,要求穆斯林凈手臉后才能禮拜,穆斯林在清真寺內禮拜時要排成長排,跪拜俯伏,以額觸地。早期清真寺建筑簡樸無華,現在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建筑風格各種各樣,建造材料不斷翻新,建筑規模有大有小,建筑式樣千姿百態;其裝修有的素潔淡雅,有的莊嚴肅穆,也有的奢華艷麗……那么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有哪些呢?它們又是以怎樣的魅力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呢?百山探索邀您一起共賞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國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麥加朝覲禮拜的圣地。據《古蘭經》經文啟示,在此禁止兇殺、搶劫、械斗,故又稱禁寺。麥加大清真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麥加城中心,規模宏偉,經幾個世紀以來的擴建和修葺,特別是沙特時代的擴建,總面積已擴大到18萬平方米,可容納50萬穆斯林同時作禮拜。禁寺有精雕細刻的25道大門和7座高92米的尖塔,還有6道小門,24米高的圍墻將門和尖塔連接起來,6座塔分別聳立在3座主要大門的兩側,另一座塔則與直徑為35米的圓頂毗鄰。這7座塔環繞著圣寺,象征著一周的天數,巍峨高聳,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全寺圍墻西北長166米,東南長近170米,東北近110米,西南約111米。禁寺的整個建筑、墻壁、圓頂、臺階、通道都是用潔白大理石鋪砌,驕陽之下光彩奪目,氣勢磅礴。入夜,千百盞水銀燈把禁寺照耀得如同白晝,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每年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世界各地虔誠的穆斯林都辛勞跋涉,干里迢迢來到麥加大清真寺朝圣,瞻仰真主真神和他們指點的圣地圣石。
克爾白圣殿被稱為伊斯蘭教的第一圣殿,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覲的中心。圣殿克爾白在禁寺廣場中央?藸柊资前⒗囊糇g,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稱天房即真主的房子。圣殿采用麥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巖石建成,殿高14米多,殿的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別稱為伊拉克角、敘利亞角、也門角和黑色角。殿門為金制,位于東北角,高3米,寬2米,離地約2米。殿內以大理石鋪地,3根大柱支撐殿頂。圣殿自上而下終年用黑絲綢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門簾上用金銀線繡有《古蘭經》經文,帷幔每年更換一次,據說這一傳統自伊斯蘭創始以來已綿延1300多年!耙了固m”意為“順從”,而教徒“穆斯林”即為“順從者”,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不斷增多,公元前18世紀,易卜拉欣和他的兒子伊斯梅爾監建了一座圣寺,以弘揚真主的法力和供人們朝覲禮拜,這就是伊斯蘭教圣地——麥加大清真寺。
先知寺是伊斯蘭教第二大圣寺。地位僅次于麥加的圣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麥地那城。先知寺引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紀二十年代初。經過千余年的多次擴建,原先簡陋的先知清真寺已發展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筑群落。該寺氣勢磅礴,布局嚴謹壯麗,內外裝修精致華美,主體空間和外圍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做禮拜。麥地那先知寺是伊斯蘭教第二大圣寺,又稱麥地那清真寺,坐落在沙特阿拉伯麥地那的白尼·納加爾區。該寺現有的建筑為1848年后重建,1955年又加以擴建,面積擴充為1.6萬余平方米。寺內有5座宣禮塔。寺內東南角有穆罕默德陵墓,其北為艾卜·伯克爾和歐麥爾的墳墓。另有一處據說是法蒂瑪的墳墓。該寺是穆斯林瞻仰的圣地,并成為朝覲后的拜謁地。裝飾富麗堂皇,為世界有數的雄偉清真寺。
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摩洛哥王國的卡薩布蘭卡市區西北部。1987年8月動工修建,耗資5億多美元,占地面積9公頃,其中三分之一面積建在海上,據說是緣于國王的一個夢,夢里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并以此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后。建成后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從此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新標志。清真寺主體大殿屋頂可以遙控開啟閉合,25扇自動門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正門重35噸,正門不用鑰匙,而是使用一組密碼,否則就是撬也撬不開。大殿內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氣溫降低時,地板可以自動加熱;夏季室內溫度過高時,屋頂可以在5分鐘內打開散熱。宣禮員還可以乘電梯直達宣禮塔頂,從這里發出的誦經聲可以傳到市內的每個角落。
阿克薩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東區舊城東部沙里夫內院的西南角。阿拉伯語“阿克薩”,意為“極遠”,故又稱“遠寺”。阿克薩清真寺之名源于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于621年7月一個夜晚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自麥加乘天馬到耶路撒冷登霄夜游七重天的傳說。阿克薩清真寺就是古蘭經第17章說的“遠寺”。是耶歷621年穆圣登霄前率領自阿丹到爾薩(耶穌)等歷代圣人禮拜的地方,是伊斯蘭三個最神圣的地方之一,相傳最早為古代先知蘇萊曼所建,哈里發歐麥爾時期重修。“遠寺”整體建筑高大宏偉,氣勢壯觀。禮拜大殿長90米,高88米,約30層樓高,寬35米,殿內聳有53根大理石圓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撐著屋頂。先前只有東西兩面有門,因是面南禮拜,所以又開了一道北門。大殿可容納5000人禮拜。節日會禮時沙里夫大院可供萬人禮拜。
倭馬亞大清真寺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老城中央,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又名大馬士革清真寺。公元705年,由倭馬亞王朝哈里發一世瓦立德·伊本·阿布杜·馬利克主持建造,這座大寺的原址是羅馬主神朱庇特的神廟,后改作圣約翰教堂。倭馬亞清真寺始建于705年,705年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利德一世接收了這座教堂,將其改為清真寺。瓦利德一世從拜占庭、敘利亞、埃及等地招集工匠,歷時10年將清真寺建成。寺院分為2層,用大理石柱子支撐。大寺圍墻東西長385米,南北寬305米,墻里附有一圈拱廊,拱廊墻壁上有用金砂、石塊和貝殼鑲嵌成的巨大彩色壁畫,描繪倭馬亞時代大馬士革的盛景。寺大門高達10多米。主體建筑的禮拜大廳在寺南面,用巨大石塊筑成。大殿長136米,寬37米。大殿正面仿拜占廷宮殿式樣,有凱旋式穹頂大門,門兩旁由合抱的大理石圓柱支撐,柱頂為皇冠形,柱頭鍍有閃閃發光的金箔。倭馬亞清真寺中同時保存有施洗約翰和薩拉丁的陵墓。
阿聯酉朱美拉清真寺
蘇丹哈桑清真寺
中國新疆和田大清真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30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