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潤的沙子為何能讓埃及人輕松搬運石塊呢?這幾個物理學家做了個這樣的試驗,他們模仿埃及人拖動巨大石塊,在實驗室里制作了小型的實驗模型。他們在長方形的金屬盆里裝滿沙子,再用金屬板模仿雪橇的功能,在上面放上重量很大的金屬塊,并在金屬板的一頭系上金屬絲。他們測量在濕度不同的沙子上拉動金屬板所需的力量后,驚奇地發現,在濕潤的沙子上拖動重物所需的力量僅僅是干燥沙子所需的一半。原因是,水能將沙子凝聚在一起,會比干燥的散沙更加僵硬。而且,還不會在金屬板移動時在它前面堆積起來。
他們敢把這個實驗結果用在金字塔建造的猜想上并不是單純地因為這個科學發現。他們還在公元前 1880 年的古埃及壁畫里找到了佐證。在古埃及省長杰胡提霍特普墓里有這樣一幅壁畫,壁畫上是數不清的埃及人通過拉著連接著橇的繩子,在搬運著一座巨大的法老雕像,仔細一看,就能在橇的前端發現一個埃及人正在往沙子里倒水。所以他們認為,古埃及人也知道這個方法。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最新的猜想,就和其他各種各樣對金字塔建造的猜想一樣,有些依據但又無法證實。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各種猜想中有一種認為,埃及人是利用了巨型的杠桿來建造金字塔。他們在繩子一端綁住石頭,另一端通過人力將石頭往上吊,在進行逐步堆砌。另一種則認為是用土在金字塔外圍以盤旋的形式堆出斜坡,再利用木質的滾軸將石塊往上拉。
2006 年 12 月的《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上,費城德萊瑟大學材料工程學教授巴爾·索姆推測:“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拖運到高處。” 2007 年 3 月 31 日法國建筑師讓·皮耶·胡丹提出“由里往外蓋”的論點,認為埃及人是在大金字塔外墻砌一道外置斜坡,接著再建構一條內部螺旋隧道。英國紐波特工程師詹姆斯也贊同“由里至外”的觀點,他認為埃及人先用更小更輕的石塊建造內部之字形坡道,然后通過腳手架把更大石頭放在外部。
因為金字塔建造之謎一直未被解開,甚至還有人認為,這一定是外星人所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664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