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印度學生拍到隱形母艦 是UFO還是人類武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11月14日消息,印度曼尼普爾邦(Manipur)一名學生最近捕捉到驚人畫面,他在天空中拍到酷似外星母艦的飛行物,將照片曬上網后,立刻引發各地網友的熱議;而攝影專家目前也已排除這是用繪圖軟體修改過的可能。

  據媒體報導,照片提供者利巴(Lincoln Liba)堅稱,這張照片是學生在曼特利普可利地區(Mantripukhri)拍到的。一群人在約下午1時30分目睹透明的圓形物體漂浮在空中,特別的是它只停在住宅上方,背景還有彩虹,至于曼尼普爾邦位于印度東北部。

  這艘圓形飛碟似乎與《星際迷航》中的聯邦星艦企業號很相似,而攝影專家則推斷這張照片并沒有用Photoshop處理過。類似這種外星母艦的不明飛行物也曾在大陸四川出現,當時旅客們都聲稱看到它朝黑暗的天空飛去。

  據了解,巴西圣保羅在今年6月也有不明飛行物現身,外型就像金字塔一樣,引發熱議,甚至有人警告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前兆。當時照片中顯示的UFO體積巨大,但事實上它是用相機放大60倍才拍下來的,真正的大小可能只有1只鴿子那么大。

  盡管神秘UFO事件層出不窮,但此次的事件又有可能是軍方的一次機密試驗。其實關于軍方的軍事實驗以及研發的秘密武器被誤認為是UFO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最著名的羅斯威爾事件,就有報道稱其為一次軍方機密事件。那么被證實的烏龍UFO事件又有哪些呢?下面來一起看看吧!

  1.足球場大小偵察飛船

  今年6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與美陸軍簽署了一份價值5.17億美元的合同,建造三艘巨大的飛艇作為飄浮的情報中心。

  根據設計,“長航時多用途情報飛行器”(Long Endurance Multi-Intelligence Vehicle)可搭載重達2500磅(約合1134公斤)的“傳感器、天線、數據連接和信號情報設備”,用于搜集海量情報。由于搭載的設備過多,這款飛行器足有一座足球場大小、七層樓那么高。

  美陸軍為何需要這樣的龐然大物呢?事實上,這不會是美陸軍武器庫中第一個可在2萬英尺(約合6096米)的高空不間斷飛行21天的空中武器。

  2.美加聯合研制的Avrocar飛碟

  美國和加拿大最優秀的工程師都沒找到令飛碟正常運轉的辦法。

  20世紀50年代,作為美陸軍和美空軍與加拿大航空公司Avro共同實施的一個研究項目,VZ-9 Avrocar原本被認為是一款“革命性”的超音速飛船,外形酷似外星人飛碟。根據設計,Avrocar飛碟寬18英尺(約合5.5米)、長25英尺(約合7.6米),借助腹部長5英尺(約合1.5米)的導管風扇,可以垂直起飛。

  機身外面的“聚焦環”(focusing ring)以駕駛員渴望飛行路線的相反方向將空氣排出去。制造商稱這種技術為“地面效應起降”(GETOL)。

  如果Avrocar飛機只是在離地5英尺(約合1.5米)或6英尺(約合1.8米)的半空中飛行,它的表現或許相當不錯。

  3.U-2高空偵察機

  1997年,美國中情局《情報研究》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有人駕駛偵察飛行”占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所有UFO報告的一半以上。這一數據在UFO研究學界還存在爭議。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美空軍偵察機鼻祖--U-2高空偵察機--在不明飛行物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

  U-2偵察機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服役,配備有傳感器和先進相機,可以在離地7萬英尺(約合2.1萬米)的高空拍照和捕捉敵人信號。

  4.“T鷹”無人機

  這款小型無人機機身短而寬,卷須狀電子儀器向下垂,它或許是受《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中尋找霍斯星球“反抗軍同盟”的偵察機器人Probot的啟發設計的。

  而“T鷹”也確實具有相似的功能:這款由霍尼韋爾公司為美陸軍制造的無人機可以在空中盤旋實施偵察任務。

  “T鷹”飛行器可以在離地7000英尺(約合2133米)的高空拍攝照片,一旦周圍沒有跑道發射全尺寸無人機,士兵可以釋放這款飛行器以偵察各種威脅。

  “T鷹”無人機重量只有17磅(約合7.7公斤),可以放入背包里,導管風扇可以引導其飛向空中。“T鷹”不能像Probot偵察機器人一樣自動飛行,而是由地面的士兵使用遙控系統告訴它向哪兒飛行。

  5.高空持續飛行一個月的新型無人機

  還有什么比能在空中不間斷飛行5年的飛行機器人更像UFO的飛行器呢?這正是五角大樓下屬武器研發機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打算通過“禿鷲計劃”實現的目標。

  不過,這一目標距離現實過于遙遠,所以,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決定先實現一個更小的目標--每次在太空停留一個月。即便如此,研制一種在空中飛行一個月的無人機的挑戰,仍然讓美國航空工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整個項目投資額達到1.55億美元。

  “奧德修斯”飛行器白天主要由太陽光驅動,升空后組成Z字形隊形,使太陽能電池板吸收的陽光最大化。到了夜晚,它會采用水平飛行,以更有效地利用搜集來的能量。

  6.F-117“夜鷹”戰斗機

  美空軍老式戰斗機F-117“夜鷹”看上去就像是來自外星球。F-117“夜鷹”機長100英尺(約合30米),翼展56英尺(約合17米),外形呈三角形,美空軍直到1988年才正式對外承認擁有這款戰斗機,那時距離F-117“夜鷹”首飛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

  其實也怪不得這款戰斗機被披上神秘面紗,因為它誕生于51區附近的內華達沙漠。

  就像以U-2高空偵察機為代表的大量絕密飛機一樣,美空軍也在馬夫湖試驗了F-117戰斗機,就位于那個戒備森嚴、與超,F象緊密相關的神秘基地附近。

  由于美國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并沒有承認F-117戰斗機的存在,使得當時有關“三角形”UFO目擊報告呈上升之勢。即便現在,雖然五角大樓兩年前就宣布停止生產F-117戰斗機,不明飛行物研究人員仍在激烈爭論太空中的奇異外形究竟是“夜鷹”還是更為奇異的外星飛船。

  7.EKIP飛行器

  如果UFO不是綠的,那又會是什么樣子?EKIP(“生態與進展”)是俄羅斯一款既可載人亦可運輸的兩用新型飛機,不需要跑道也能起飛或著陸,這一切要歸功于它像氣墊船一樣的噴射氣墊。另外,還經久耐用:兩棲EKIP在洲際飛行中--無論是在空中還是在水面--可攜帶100噸以上的貨物。

  二十一世紀初期,美海軍對EKIP飛行器非常熱衷,主動提出幫助開發這種飛行器,允許俄羅斯在馬里蘭州某地進行試驗。EKIP項目體現了冷戰后美俄的合作意愿,雖然缺乏經費,該項目工程師仍希望完成這個外形酷似飛碟的飛行器的研制。

  8.俄羅斯“布拉瓦”火箭發射失敗

  千萬不要向俄羅斯人打聽去年“布拉瓦”火箭為何發射失敗。這一在白海試射彈道導彈的嘗試,卻成了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太空觀測者來說的一個重要時刻。

  俄羅斯人在試射這種潛射試驗型導彈時不走運:在12次試射中,7次以失敗告終。而去年12月的試射失敗更是讓俄羅斯人丟盡顏面。

  當時,有一束藍白相間的光線從挪威北部城市特羅姆瑟上空升起,形成螺旋狀光圈。巨大的光圈停留在夜空中,藍白色光線一直照耀著這個光圈的中心。

  9.美海軍沃特-173飛機

  查爾斯·齊默爾曼(Charles H. Zimmerman)是一個敢想就敢作的“能人”.作為美宇航局前身機構的工程師,齊默爾曼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他可以使得飛機主要由機翼構成,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這是美海軍航空歷史上最奇異的設計之一--沃特-173“飛行烙餅”(Flying Flapjack)--的誕生故事,這款飛行器基本上是有兩個大型推進器的飛碟,即便在減速時也能使氣流從機翼上方經過。

  傳統固定翼飛機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竭力在低速狀態下保持高度!冬F代機械》(Modern Mechanix)雜志在1947年的封面故事中稱贊,沃特-173的時髦設計令其“在突破超音速屏障的競爭中肯定能占據主導地位”.

  10.HZ-1直升機平臺

  “飛行烙餅”不是齊默爾曼唯一一個奇特設計。20世紀50年代,齊默爾曼提出了一個他認為會給航空工業帶來徹底變革的設計:讓駕駛員站在直升機旋翼支架上面飛行。這樣,直升機容易產生升力,而駕駛員身體平衡的變化可以引導飛行工具按預想的方向運行。于是,美國海軍研究局和美陸軍決定大膽嘗試一下。

  20世紀50年代中期,紐約一家名為拉克納(Lackner)的直升機制造公司設計出HZ-1 Aerocycle或HZ-1飛行平臺。這款飛機由一臺30千瓦發動機驅動,兩個旋翼葉片以相反方向在飛行平臺下面旋轉,平臺上的四個吊艙用以平衡。

  或許是因為這種個人用直升機能以每小時65英里(約合每小時105公里)的速度將士兵空投到目標地點,美陸軍從拉克納公司預定了15架HZ-1 Aerocycle飛行器。

  然而,這款飛行器的性能最終連試飛員都難以說服。塞爾默·桑德貝(Selmer Sundby)機長回憶說:“我只駕駛它飛行過一次,就意識到所有飛行員在操作上都會遇到相當大的困難。”桑德貝駕駛HZ-1 Aerocycle飛行器進行了多次飛行,而每次飛行都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268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