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滇中第一勝境:云南昆明西山的懸空寺
云南昆明西山的懸空寺,又名三清閣,被稱“滇中第一勝境”。
云南昆明西山懸空寺,又名三清閣,位于昆明西南郊西山羅漢巖上。此寺始建于元代,后經明、清兩代擴建,形成目前的規模。是為一組九層、十二殿、一石坊的建筑群。原為梁王避暑夏宮。后改為“凌虛閣”、“玉皇閣”,明代改為“海崖寺”,又稱“羅漢寺”,后又改今稱。
有辟一公路直達三清閣下,沿石級而上,殿閣中為儒、釋、道混合的塑像。在險峻的峭壁上,有云華洞、孝牛泉、石室等勝景,有空中樓閣之感。俯視腳下滇池煙波,氣勢極其壯觀。
2、懸空寺之最:恒山懸空寺
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筑精華的體現。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全寺皆為木質框架式結構,按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因崖鑿窟暗托,為實質受力的“暗柱”,而那些懸掛的“明柱”,看似支柱,實為假象。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連。鬼斧神工,堪稱一絕。
它是中國最為著名的一座崖屋建筑群,也是懸空寺之最。
3、小懸空寺:山西廣靈懸空寺
山西廣靈縣城南有座壺山,上有大士庵和水神廟合稱為“小懸空寺”。寺廟建於山巔,創建於北魏時期,現存為明代時期遺物。
小懸空寺為平面八角形的建筑,有山門、正殿、東西殿、鐘樓等。殿堂的雕刻手法細膩,鐘樓結構玲瓏,前有掖門穿過,周圍設有回廊圍護。
寺內東南隅,矗立一座高約20公尺的八角形七層樓閣式磚塔,塔上雕有斗拱、門窗、塔剎、脊飾,結構規整,形體秀麗,比例優美適度。
4、浙江建德大慈巖懸空寺
主殿寺廟地藏王大殿一半嵌入巖腹,一半凌駕懸空,頗為奇險壯觀,它與山西恒山懸空寺有異曲同工之妙,故稱之為“江南懸空寺。”“天棧云渡”沿斷崖因勢布局,為一石欄相續延伸的長廊、憑欄俯視、有“足底懸崖恐欲崩”之感。
全國最大的天然立佛是大慈巖的再一特色。從側面看整個大慈巖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菩薩的立像。它身高147米,其中頭部高41.3米,寬60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諧地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經旅游專家鑒定,己被命名為“中國最大天然立佛”。
5、河北井陘縣蒼巖山福慶寺
河北井陘縣蒼巖山福慶寺,位于河北井陘縣東北蒼巖山下,建于隋朝,相傳福慶寺為隋文帝女妙陽公主修道之所。位于河北井陘縣東北蒼巖山下,建于隋朝,相傳福慶寺為隋文帝女妙陽公主修道之所。另一說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在此出家為尼?梢酝贫ǎ怂陆ㄓ谒宄。
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之一的橋樓殿,坐落在一座長15米、寬9米的,單孔孤券形石橋上,石橋飛跨對峙在兩崖之間,氣勢一如長虹,有凌空欲飛之勢,此型建筑故歸屬懸空寺類。
兩峭壁間仰望青天,隙僅一線,嘆為觀止。古人有詩云:“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樓飛”來形容此一奇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26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