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無人機的災區10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自然傳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無人機只是個飛行平臺,根據不同的任務搭載不同的設備,你可以載光學相機航拍,也可以載通信設備作信號中繼。

(由新知客雜志提供內容)

5月15日,北京觀典航空設備公司的高明等6人到達綿竹漢旺鎮,成為最早到達災區的無人機飛行團隊之一。他們使用的是過去協助禁毒監控的禁毒者A3型驗證機。這架無人機在災區的10天時間里,對地震災區的重點區域和堰塞湖都進行了航測。

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余震,是5月14號下午,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會議室。會議室在一座五六層高的老教學樓里,樓很結實,墻足有半米厚,只是覺得樓板在上下動。成都軍區的參謀也參加了會,會議的內容是無人機該從哪個點飛,執行什么任務,15號的行程就在會上定下來了,第一個起飛地點是綿竹市的漢旺鎮。成都的市民生活看來還正常。15號早6點,我們離開了成都。

成都??漢旺鎮

我是13號上午接到借飛機的電話的,打電話的是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說是讓我們提供無人機和相關的技術人員,14號上午出發。當時,我在辦公室,技術員有幾個在石家莊作培訓,有幾個在航空博物館的試飛場地。一得到消息,所有人馬上往回趕。從傍晚開始收拾東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為了以防萬一,同樣的設備都要帶兩三套去,兩米長一米寬的大箱子裝了4個。

除了搞研發的,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決定要去,一共6個人,分別負責設置航線??根據軍用地圖設定航線,負責定出飛行的高度、速度和航測區域,飛行控制??控制無人機起降,地面站??檢測無人機的實際高度、速度和發動機轉數。

從成都到漢旺鎮大概要三四小時車程,開始看到一兩座倒塌的房屋,越接近山區房屋倒塌的情況越嚴重。車隊由四輛面包車組成,有些地方開始封路了,我們的車走一段高速走一段省道。檢查站會攔住過往車輛,讓車上的人出示通行證,有些志愿者的車被攔下來了,他們帶來的物資需要交給指定部門再轉去災區,軍車、救護車和運物資的卡車可以通過,我們帶著四川省政府開的通行證,也過關了。

漢旺鎮粉碎了,房子成片倒塌。鎮中的主干道完全沒有受損,我們在那兒起飛了一架常規布局的無人機,它只需要20米的起飛跑道。無人機起飛和降落都需要人干預。行內人會問你“摔了多少機了”。一個熟練的飛控,一定要摔過幾架機,經過三四年的培訓,不同場合不同天氣、風向都要飛過,3級風的時候要飛,6級風的時候也飛,側風降落。國內的研究單缺的就是摔機,操作無人機的大多是博士生或研究生,流動性大,畢業了就離開了。幾十家研究無人機的院所,但真正能在災區執行任務的卻不多。

起飛??第一次任務

在災區的飛行時間是救災指揮部提前安排好的,有時候是半天,有時候只有1小時。因為有空域管理的問題,當這個空域沒有直升機或者其他飛機出現的時候,我們才能飛。因為場地小,時間緊張,起降要穿過高壓電線,或者是從兩棵樹間的空檔穿過去。

無人機剛剛飛離我們的視線,運物資的直升機編隊突然出現,經過我們頭頂。飛直升機隊是臨時決定的,按照前一天指揮部的規劃,同一時間段、同一空域里本沒有直升機。負責地面檢測的技術員特別緊張,趕緊將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上升200米,躲開直升機編隊。無人機航線是固定的,那天設定的飛行高度是600米,而直升機的航線相對不受控制,那天直升機隊的飛行高度大概是200米到300米之間,如果遇到氣流,直升機可能會突然升高,接近無人機的設定飛行高度。直升機突然出現在同一空域的情況,我們碰到過三次,還好,都沒出事兒。

在漢旺鎮,第一次飛了1小時,當天的任務是俯拍漢旺鎮全鎮,飛機上搭載光學相機,飛行高度600米,覆蓋范圍600米。因為一次飛行能覆蓋的區域很有限,所以那天下午,一共飛了3次,一直到傍晚。

從無人機拍回來的圖像上,可以看到片區里散落的山區人家,有的居民點兒很小,只有五六戶,房屋有些粉碎,有些破損不嚴重,主要的道路可能塌方嚴重,小路卻沒受什么影響。圖像經過拼圖做圖直接送救災指揮部,根據處理過的圖像制定前往對應地區的救援路線,無人機可以提供路線和目的地的GPS定位,誤差十幾米。

洛水鎮??堰塞湖

在漢旺鎮的俯拍主要是災后重建用。當天晚上,來自遙感應用所和成都地方上的技術人員開始拼圖,總共六七人,花了十個小時左右處理圖像,我們用這段時間幫飛過的無人機清洗發動機、充電、維護。16號的行程也討論出來了,目標什邡市洛水鎮。

天,霧蒙蒙的,好像天地一體,從15號進入災區到25號離開,我們碰到最多的是這種霧霾天,能見度一般都在300米以下,不適合載人飛機起飛。云層太厚光學衛星無法拍出清晰的照片,雷達衛星有時候因為山體陰影,效果不好。無人機對天氣要求不高,對起降低點要求不高,走著走著路斷了,車過不去了,我們就不走了,讓無人機過去。從成本的角度上講,載人飛機航測的成本大概每百公里1.5萬元,無人機的成本只有百公里12元。

實際上無人機只是個飛行平臺,根據不同的任務搭載不同的設備,你可以載光學相機航拍,也可以載通信設備作信號中繼。12號下午的新聞說災區通訊中斷的時候,我們在公司首先想到就是讓無人機去做信號中繼。也就是讓無人機載著通信設備起飛,在上空盤旋。

這次我們帶了三架飛機,一架是俯拍漢旺鎮的,適應性比較強的常規布局無人機,常規飛行2小時;一架是抗氣流特別好,氣流遇到陡坡后會迅速抬升,這種無人機適合高海拔山地飛行,在汶川附近用的是這種;

一架是航時比較長,自帶發電機的,能連續飛行四五小時。這種無人機就適合做信號中繼,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好像有點兒顧不上通訊了。這架航時長的飛機在拍堰塞湖時發揮了挺大作用。

為了找出堰塞湖水的來源,我們在蕭家橋住了四五天。從前后幾天的圖像上可以看出堰塞湖在不斷地變大,第一次拍的圖像能看到的居民點兒,根本來不及救援,第二次就消失了,被水淹了。路也是這樣的,有時候修通了前面,后面又被塌方堵住了?萍及l揮的作用有時候非常有限。

沒去過的人根本不能想象那里的情景。恐怖的不是余震,就算你晚上睡在帳篷里被震醒了也不會產生恐慌。恐怖的是氣氛,幾百輛救護車在地上跑,天上是直升機,聞著尸臭的味道,家屬在廢墟旁邊哭,公路上能看到被塌方掩埋的或是翻下公路的旅游車。還好我們每天連睡覺都只有3小時,沒時間多想。

無人機表現得出乎意料地好,這種復雜的環境下,無線信號超級亂,無人機工作正常,唯一的一次小事故是在洛水鎮。當時也是因為遇到了直升機編隊,飛控不得不讓無人機迫降在一片草地上,草地里面藏了很多大石塊,無人機的腹部破損,不嚴重,很快修好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475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