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太空飛船著陸火星或者其它行星可以存在生命的區域,必須滿足微生物最大化生存條件,這些允許生命存在的條件是基于研究多樣化生命形式如何幸存于具有挑戰性的太空旅行。
研究表明,短芽孢桿菌具有超級存活能力,能在一些宇宙飛船消毒清潔操作中幸存下來,可以承受紫外線照射和過氧化氫環境。據悉,短芽孢桿菌是一種桿狀細菌,生存在土壤和一些植物的根莖部分。
研究人員將短芽孢桿菌放置在一個30秒能殺死普通孢子的模擬火星環境,結果顯示它們可以存活30分鐘。
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將SAFR-032短芽孢桿菌暴露在歐洲技術曝光實驗室(EuTEF)18個月,溫卡特斯瓦蘭說:“經過測試暴露在模擬火星環境,我們希望觀察短芽孢桿菌真實存在于太空環境所發生的變化,EuTEF給予我們了這個機會。令我們吃驚的是,一些短芽孢桿菌能存活18個月。”
這些“幸存者”具有紫外線輻射抗性相關的高濃度蛋白質,該研究表明,一些地球超級微生物有能力幸存于地球上極端惡劣環境,使科學家更好地觀察微生物如何受輻射影響。同時,還有助于科學家避免錯誤識別某星球上的“外星生物”,它們很可能是搭載地球飛船抵達外星球的微生物,事實上它們也是入侵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401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