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11月11日消息,目前,科學家在土衛六表面發現大量由甲烷構成的沙丘,它們很可能是遠古時期巨大甲烷湖泊的殘留物,從而證實土衛六像地球一樣經歷著全球氣候轉暖趨勢。
土衛六是太陽系一顆神秘衛星,它的體積不足地球的一半,由于溫度下降得非常低,該衛星表面湖泊存在甲烷池,火山噴發冰物質。盡管它的環境不適宜居住,并且存在著奇特大氣層,但科學家認為,這是最接近于地球的一顆星球。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更加證實了這一點,土衛六表面存在著廣闊的甲烷構成的沙丘,暗示著這顆衛星處于全球氣候轉暖趨勢,這與當前地球的氣溫升高趨勢相似。
土衛六表面沙丘與地球沙漠中的沙丘十分相似,科學家認為,該衛星類似于地球,目前可以使用地球作為模型研究土衛六氣候如何變化。土衛六沙丘覆蓋著表面17%面積,表明遠古時期土衛六氣候與現今顯著不同。
他們猜測土衛六沙丘可能是遠古湖床殘骸物質,長期以來湖床蒸發,并形成巨大的風蝕土脊,法國波爾多大學行星學家菲利普-帕羅(Philippe Paillou)教授和同事對比了納米比亞的納米布沙漠和埃及西部的大沙海,研究小組指出,我們對這兩種類型沙丘進行了辨別,埃及的是裸體丘間地形,納米比亞的是覆蓋沙層的丘間地形,介乎兩者之間的還有伊朗年輕風蝕土脊和形成年代較久遠的乍得沙丘。
土衛六直徑大約5150公里,是太陽系內第二大衛星,其體積比水星還大。土衛六表面僅接受到地面陽光照射量的1%,這意味著該衛星表面平均溫度為零下179攝氏度。土衛六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氮和甲烷,而它的表面是由冰凍水構成,在異常寒冷的溫度下冰水結成像巖石一樣堅硬的冰層。
最新勘測結果顯示,土衛六表面定期落下甲烷雨滴,并且存在易燃碳氫化合物湖泊,在地球上也存在這些易燃碳氫化合物,它們主要以氣體形式存在,覆蓋大量區域并朝向極地區域。然而,卡西尼探測器勘測圖像顯示巨大沙丘遍布“馮薩爾(Fensal)”區域,它位于赤道以北,赤道以南區域是“阿茲特蘭(Aztlan)”。
這項最新發現表明,土衛六遠古時期曾覆蓋著液態甲烷湖泊,意味著這顆衛星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這顆衛星遠古時期更加寒冷,大約在1億年前氣候開始轉暖,最終形成當前的氣候狀況。
歐洲航天局卡西尼-惠更斯任務科學家尼古拉斯-奧托貝利(Nicolas Altobelli)說:“在土衛六中緯度地區發現風蝕土脊表明湖泊曾在遠古某一時期存在,當然目前并不存在這樣的湖泊,這是較強的自然氣候變化證據,這顆神秘衛星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同時,這項研究有助于我們洞察地球未來氣候產生的變化。
更多科學欄目內容請點擊:
宇宙探索
動物世界
自然地理
歷史考古
科技前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7300.html
相關閱讀: